返回 菜单

渔行千里之——论调漂

俗趣1234562019-06-04 09:05:49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我这文章歪曲事实了?我这有商业目的了?我这都是由事实和基本的知识推演而来的啊!而且我写的都是基于事实的东西……

休闲钓鱼5

我是个钓鱼爱好者。钓鱼本身,我的对手是鱼而从来不是人。偶然到这软件中,我是想学更多的知识。但我发现这世界是不是疯了,原来你们的世界就是各种误导。重力,力学各种基础基本的东西都被商业目的歪曲,真实感觉就是白 痴的世界。你们觉得这样好吗!

很久以前成都

还有一种就是双钩已经触底 铅坠悬浮 挂上饵料依旧是5目 加铅后铅坠下沉钓目变化

小河边独钓者

大师请教一下。我调漂5目,挂上饵丢下去,都是5目,上下移动浮漂都是5目。 后来还是加了一点铅皮,才变成三目。 请问是什么原因。谢谢

很久以前

双钩触底了的时候就是进入了上钩子线长度的调漂死区了。当然挂饵料漂目不会变化了。

到底是不是空军

还有一种就是双钩已经触底 铅坠悬浮 挂上饵料依旧是5目 加铅后铅坠下沉钓目变化

很久以前成都

商业歪曲,很多就是利用你的主观思维。中学物理知识就能解释的东西,你现在反而解答不出来了。

俗趣123456

我这文章歪曲事实了?我这有商业目的了?我这都是由事实和基本的知识推演而来的啊!而且我写的都是基于事实的东西……

很久以前漳州

留言

很久以前长沙

呵呵,我这就是在用中学物理在解答问题。我一直在用着不到100元的竿,不到10元的漂。甚至为了省钱我还……你可以看看我原来的帖子《渔行千里之做个抠门的钓鱼人》。又抠门又实事求是是我的的作风。你把我说成……

休闲钓鱼5

商业歪曲,很多就是利用你的主观思维。中学物理知识就能解释的东西,你现在反而解答不出来了。

很久以前成都

我们都知道这不是经济的问题,而是不想当个白 痴的钓鱼人。误导都是从最根本最细微开始慢慢放大的,比如调4钓2这种东西。有几个不是从这开始,慢慢进入白 痴世界的(不要去刻意反对调4钓2,它没错,只是概念模糊)

俗趣123456

呵呵,我这就是在用中学物理在解答问题。我一直在用着不到100元的竿,不到10元的漂。甚至为了省钱我还……你可以看看我原来的帖子《渔行千里之做个抠门的钓鱼人》。又抠门又实事求是是我的的作风。你把我说成……

很久以前漳州

带钩调四钓二是一种理想的调高钓低。我没有反对它,它有其理论依据。也有其优势,比如可以打行程,可以方便的垂钓各个水层。下降缓慢,诱鱼效果很好。我的观点其实一直就是不要刻意去追求调四钓二的这种灵……其他调钓方式同样有其优势。

休闲钓鱼5

我们都知道这不是经济的问题,而是不想当个白 痴的钓鱼人。误导都是从最根本最细微开始慢慢放大的,比如调4钓2这种东西。有几个不是从这开始,慢慢进入白 痴世界的(不要去刻意反对调4钓2,它没错,只是概念模糊)

很久以前成都

野钓的话毕竟水底没有铺地砖。野钓难的是如何聚鱼!

很久以前宁波

继续错了!不是调几钓几的问题,钩大小,饵大小,漂尾大小,相互间的关系,简单数学加减就得出的结论,你却建立在没有单位只有数字的基础上计算,根本上就错了你还想要什么结论???

俗趣123456

带钩调四钓二是一种理想的调高钓低。我没有反对它,它有其理论依据。也有其优势,比如可以打行程,可以方便的垂钓各个水层。下降缓慢,诱鱼效果很好。我的观点其实一直就是不要刻意去追求调四钓二的这种灵……其他调钓方式同样有其优势。

很久以前漳州

呵呵,你这么说的话,建议你先参考一下我原来的文章《渔行千里之调漂线组那些事儿》。而且我也说过本文里面的数字是理想化的数字。借用这些理想化的数字只是为了更简单的让人理解调漂的全过程。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毫无摩擦力的环境,难道你要去推翻牛顿第二定律?

休闲钓鱼5

继续错了!不是调几钓几的问题,钩大小,饵大小,漂尾大小,相互间的关系,简单数学加减就得出的结论,你却建立在没有单位只有数字的基础上计算,根本上就错了你还想要什么结论???

很久以前成都

野钓其实没那么多讲究,(只要能把鱼聚到窝里,你就成功了),但黑坑还是要必需,大师贴子还是用心写的

很久以前重庆

钩饵重量和漂尾1目体积的关系要先确定才能计算吧,漂尾1目粗细,漂目长短有统一吗?结论不是误导吗?

俗趣123456

带钩调四钓二是一种理想的调高钓低。我没有反对它,它有其理论依据。也有其优势,比如可以打行程,可以方便的垂钓各个水层。下降缓慢,诱鱼效果很好。我的观点其实一直就是不要刻意去追求调四钓二的这种灵……其他调钓方式同样有其优势。

很久以前漳州

谢谢支持。一直有人质疑我,我这心很累……

战狼之彪哥

野钓其实没那么多讲究,(只要能把鱼聚到窝里,你就成功了),但黑坑还是要必需,大师贴子还是用心写的

很久以前成都

这结论就是钩目饵目的概念,现在这帖子概念还不明确,你就让我去看你的计算过程

俗趣123456

呵呵,你这么说的话,建议你先参考一下我原来的文章《渔行千里之调漂线组那些事儿》。而且我也说过本文里面的数字是理想化的数字。借用这些理想化的数字只是为了更简单的让人理解调漂的全过程。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毫无摩擦力的环境,难道你要去推翻牛顿第二定律?

很久以前漳州

这个还真不需要去计算。一实验就出来了。不带钩调高目,挂一个钩压下几目,挂两个钩压下几目,其实一目了然。这个需要你自己去实验你的漂和钩。

休闲钓鱼5

钩饵重量和漂尾1目体积的关系要先确定才能计算吧,漂尾1目粗细,漂目长短有统一吗?结论不是误导吗?

很久以前成都

是,但你现在这帖子上钩目饵目概念模糊。然后我上面说的那两点,你算不算误导?为什么会产生?

俗趣123456

这个还真不需要去计算。一实验就出来了。不带钩调高目,挂一个钩压下几目,挂两个钩压下几目,其实一目了然。这个需要你自己去实验你的漂和钩。

很久以前漳州

这……我回答不了!我们进入了一个跳不出的循环……我不引入这个理想数据,我会写得很累的好吧。而且引入这些理想数据的时候我有说明的啊。难道真有人会简单的认为不论什么漂和钩钩都只压下那么多?

休闲钓鱼5

是,但你现在这帖子上钩目饵目概念模糊。然后我上面说的那两点,你算不算误导?为什么会产生?

很久以前成都

累就能解释误导?那杀人就不算罪了

俗趣123456

这……我回答不了!我们进入了一个跳不出的循环……我不引入这个理想数据,我会写得很累的好吧。而且引入这些理想数据的时候我有说明的啊。难道真有人会简单的认为不论什么漂和钩钩都只压下那么多?

很久以前漳州

关注你的粉丝有1000多个,你一个累字误导了多少人

俗趣123456

这……我回答不了!我们进入了一个跳不出的循环……我不引入这个理想数据,我会写得很累的好吧。而且引入这些理想数据的时候我有说明的啊。难道真有人会简单的认为不论什么漂和钩钩都只压下那么多?

很久以前漳州
上一页2/10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