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濒临破产到凤凰涅槃,渣叔用行动证明收获总是来之不易,除了天时地利,有时还需要一点时间,钓鱼亦是如此。
阴雨几日,钓瘾难耐,恰逢六一老人来带小孩出游,我也得以一钓解千愁。跟友仔商量许久,仍是没有理想目的地,天气问题,各地收获都寥寥无几。
早上起来,阴天微凉,无雨,此时不钓更待何时,出发。
既然无理想菜地,择选不如就近,东站旁水库,驱车十来公里,不急不赶到塘8点左右,已有近25位大师静坐水边,正眼一扫,下护的不过5人,罢了罢了,享受一下过程,鱼获自由鱼儿定。
观察了一下,各钓友在鱼口最好的时候竟然收获甚微,估计缺氧,不活跃。开料,散炮一盆,冷冻饵拉丝一份。既然鱼口不佳,那就来点非常规操作。
何为非常规操作,按我看来,鱼口不佳,即使有口也必然轻如老滑鱼,那就短杆轻漂细线小钩上阵,早上1.2主配0.8子,3.6米6H罗飞杆。
才抽了十来杆散炮,黑漂不中,钝口不中,这就奇怪了,若是猫非蓝刀之类的,按理这么小的钩线组也应该中嘴才是。直到中了这货,我才明白,这是白鲢闹窝,0.8主线丢了数次杆,不敢用力抬头,任凭它左冲右窜,带我手软眼花,它也精疲力尽,乖乖入户。
第一条白鲢之后,大概摸清鱼情吃口了,连着上了4条白鲢,拖了也有3条,毕竟钩小细线。
到了中午,闷热的天气终于迎来一阵中雨,以为能冲刷这缺氧燥热的鱼情,到看看其他钓友也未见有鱼口,只能稍作休息,待雨停后加快抽窝,果然拉饵的还是有优势,第一尾目标鱼公斤非入户。
大非入窝,来了肯定不只一条,但吃口依然不轻易,不顶不钝,索性换成0.6子线6号袖。
到了下午还是阴晴不定,好不容易把鱼口打出来又是一阵小雨,担心下午来更大的雨,索性停雨的空档赶紧收工为妙。
可能有的钓友鄙视白鲢,其实我也一直不喜欢,但是发现这白鲢摸在手上一点腥臭味都没有,其他地方钓一条上来,子线全都是粘液,但今天钓的都没发现有,果然拿回来,老爸清蒸鱼骨,原汁原味,小时候的味道,不常吃鱼的老婆也赞不绝口。
攻鱼的手,微微颤抖。
爆点,怎么收费?
那廖原本就是个大水库被隔成好几张大鱼塘,那里水质一直以来都是一流的
那里的大头白莲基本都是原塘的
说得我又想去了,怎么办
说得我都想出发了,是真的好吃
不太建议去,口很奇怪
现在还行,在过两年东站通了生活水过来我看也完了
第一次去
坑冠
做鱼手艺很重要
大师就是技术超群
钓罗非钓近还是远比较好
钓近,最长3.6,水面小的话我都是3m,我喜欢小钩细线
哈哈,自己家人吃的,简单就好
你说的是真的么?
也是在黑坑交学费出来的啊
路线怎么走?长虹路这边好像进不去啊
大师白天拉饵怎么开蓝刀的?
开蓝刀是什么?那里没有蓝刀
最后那带有後勾的句子,我有理由怀疑你是文化人可是我没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