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钩是垂钓的必备物件之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候钓友们为提高鱼获会使用双钩进行垂钓,那双钩之间的间距是多少合适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双钩垂钓,怎样选择合适钩距!
一、钩型的选择
鱼钩以钩体的部位来说,可分柄头、钩柄、钩背(底)、钩端、钩尖、钩刺六个部分。在竞技钓中最常用的钩型:袖钩、金鲫、海夕等。
袖钩是竞技钓手最喜欢使用的钩型,专门针对小鲫鱼设计,钩条细、钩柄长、钩门窄、钩尖直、重量轻,垂钓时灵敏度高,刺鱼迅速、摘鱼快。
金鲫在钓小混养中使用的较多。因为小混养中有鲤鱼、鲫鱼及其他鱼种,金鲫的钩型带一点弧度,钩条不是很粗,能够兼顾大小个体的鱼,即使钩用的小一点也不易跑鱼。
海夕在垂钓大混养中使用的较多。大混养中的鱼体大多在一斤以上,还包括十来斤的草鱼、青鱼等,而海夕钩条结实,而且钩型不宜跑鱼。
二、钩距的确定
鱼体大小及鱼情快慢确定钩距长短 。一般原则是鱼体大、鱼情快钩距大,鱼体小、鱼情慢则反之。如钓大体型的生口鱼,吃口好,可以放大到两至三个钩距;钓小鲫鱼鱼情快钩距同样可以放到两至三个,鱼情慢则放到一个半到两个钩距。
当然也会有特殊情况存在:钓浮,不管是快浮还是慢浮,钩距都会稍微大一点,一般是三个到三个半。钓浮鱼情密度较大,上浮的鱼并不会老老实实的呆在同一个水层吃饵料,因此大钩距会大大提高双尾率。
钓底,因为有的鱼喜欢吃顿,也就是喜欢吃下钩的饵料,而子线绷直后鱼不太敢吃钩上的饵料,因此作钓时可以将钩距适当放小到一到两个钩子的距离,钓的稍微顿一点,让双子线在水下弯曲,方便鱼吃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