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5月29号,夜钓。再次深刻体会了手竿加导线环这种貌似高大上玩法的弊端——缠线没商量。
主线很容易莫名其妙滴缠绕到那些导线环上。必须小心滴收回竿子,解开缠绕。
效率就谈不上了。虽然不急不躁,不捉急鱼获,不改变娱乐的本质,但是老缠绕,再好的脾气也忍不住叹息。
这次DIY就算是失败告终了。已经解除全部导线环,把手竿恢复原貌。
悲催的是,竟然发现,除了竿稍那节的环已经脱落,第二节竟然受伤了。碳布露出来。起毛。认真看了下,忍不住叹口气。把五米四竿子的前两节换到四米五上。
买竿子,还是得固定一家大牌子,坏了一节两节,直接借用其他竿子的,通用。
犹豫要不要买6.3竿子。不过,还是想试验抛竿钓浮电子漂。
一直琢磨怎么装散炮诱鱼。买了一些塑料瓶子,各种改造,不觉理想。
今天意外发现,钓白条的饵笼其实很适合手竿或者矶钓竿用大漂子的玩法。
在琢磨,要不要买三十克吃铅量的小一点的“大浮漂”,专门手竿用。
小海竿,配大漂,带饵笼,挂钩子。散炮+钩饵合为一体。值得尝试。尤其是上鱼才亮的大浮漂。应该很省心。
就专门钓浮,不再钓底。
上的几次大鲤鱼,全都是钓浮所得。印象深刻。鱼不是固定底部寻饵。而是哪里有吃的去哪里。水面有饵,它们干嘛不去?
这次夜钓还有一个经验,小鱼太多太闹太活跃了。于是更加强化了猛用散炮不用底窝的思路。只是积累了太多窝料,还是得用完。或者结合使用。提前打窝。
垒台子。试验新路子。结果顺利。二米半高度,其实很容易攀越。就是胳膊弄得少皮没毛,看起来挺惨。
今天试看万步到哪,结果一下子到了二坝。犹豫半天要不要走北岸回家。最终还是原路返回,来南岸这,看看能不能栽香椿树。意外发现,弄开坚硬的顶皮,底下竟然是很深很深的黄沙。真奇怪。这么高台子,怎么是沙?极其干燥。要想把树栽活,也不容易,赶脚,估计几天不浇,就干透气儿了。
在水库边走不容易。今天走公路,嗖嗖地,赶脚脚底有弹簧。
原计划七月绕水库,现在看来可以轻松提前实现。
下次改鱼竿,记得缠上电工胶带,后悔了可以拆掉不伤杆。我改了一个前打,后来又拆了
缠线是手法问题
收线过程中容易挂住
多谢!不改了。各归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