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农历正月立春到雨水节前,虽大地已开始复苏,但即使鲫鱼较其他鱼种相对耐寒,可由于天气气温尚未达到这季中15~22℃最佳时段,水温也还停留在它最低摄食水温5℃的极限以下。所以,这期间,钓者还不宜用“春天到了,鱼好钓”的理念来认识而忙于出钓。 一旦进入二月惊蜇到立夏前的谷雨,由于气温日渐上升影响水温达到5~20℃以上正适合温水性鲫鱼的生活环境,即使其中有段产籽过程,也特别活跃好钓。钓者可天天钓,全天钓。 夏天:在农历四月底的立夏后,小满前,尤其是阴天和小雨天气,仍适宜垂钓。但在五月夏至前后的“三伏”暑天,就南方而言,绝大多数地区日气温都在35℃以上,甚至更高。这期间除了上午10点钟前和下午5点钟后,中午时分的气温、水温根本不适合钓鱼,钓也难获。 秋天:虽是第二个钓鱼的黄金季节,但刚立秋的农历七月上旬,气温与盛夏还相差无几,水温也未明显下降。这期间除了早晚各两、三个小时之外,中午也不适合钓鱼。 但到了八、九月份秋分后至立冬前的霜降,特别阴天或小雨和有东北风、东风及东南风的天气,才是真正的“黄金”时节。 冬天:农历十月初立冬至小雪期间,虽已进入冬季,但全天水温还没有下降到不适合鲫鱼生存环境的5℃以下,一般还能钓获。可到了大雪后的隆冬,除晴天中午11点后到下午4点钟前几个小时外,其余时间根本不宜出门垂钓。按水体环境择地利 鲫鱼属广谱性鱼类。在自然水域虽常常能见,但并不等于处处都有,即使最活跃的春秋两季,也有它们一定的活动范围和栖息集聚之地。故在钓场它根据表面水体来选择水下藏鱼的有利位置。一般可按以下几种情况来考虑。1. 宽河钓窄窄钓宽,不占凸地就占湾。这是因为若水域特别宽大,尤其在一年中的春秋两季鱼儿比较活跃时,鲫鱼多爱窜至窄处游弋觅食。反之,要是水面过于狭窄,它们又常居宽处隐蔽藏身。凸地,向河心延伸,这更是鱼儿上下游弋的必经之路。湾处,水草密集,浮游生物较多,且能避风躲浪,恰是它们觅食栖息的安全港。2. 方正池塘钓四角,长堰直岸钓中间。选择池塘四角,是鉴于四角常常是鱼儿沿岸游弋至转换方位弯角时,多有逗留的习性。且此处不管风向如何,始终有两角处于下风口,天然浮游生物较多。尤其养殖塘的进水口、喂食台,洗衣淘米的位置更佳。水面无凸凹的长堰直岸,除冬春可以选择堰头、堰尾外,夏秋鱼儿多在中间两岸的壁坎处游弋觅食。3. 岔河流水钓进口,挨到草边去下竿。岔河、主支流进水口,流水汇集,天然浮游生物甚多,尤其若是滩脚且有上游鱼儿爱戏水而下,下游鱼儿想逆水而上的习惯。钓鱼挨草。这是因为草丛周边自然食料丰富,氧气充足,水流平缓。对鱼儿产籽、夏避阳、冬取暖都有益处,是它们四季栖息的安居之地。4. 深浅水界找坑塘,乱石桥墩树下边。河面两岸大石处,河床底下有乱石的地方和桥墩旁,大树下,一般水都较深,是冬夏两季大鲫鱼的藏身之地。深浅水位交界处,河底必然有坑塘。俗话说:“河底有塘就是‘窝’,塘塘里头鲫鱼多”。在这里下竿,准能丰收。按泳层深浅换钓法 鲫鱼,属底层鱼,一般只宜底钓。但由于受季节和水温环境影响,也并非常年都在底层活动。 春天,鲫鱼产籽期间,雌鱼都在草面产卵,而雄鱼也就结伴相随,离开底层。当雌鱼分娩后需要大量进食时,它和雄鲫一样,本来入春后,草丛中就有很多青嫩的藻类植物和水生昆虫可食,就不会又沉入水底去摄食。所以,这时候,钓者若用长竿、短线,穿挂略露钩尖的半截蚯蚓,在草丛中仅挨水面,对准鱼头,采用“搁提喂钓法”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夏天,尤其是盛夏的中午时分,当水中溶氧量大大减少,在“夏钓深”也难钓到鱼的情况下,按此时鲫鱼普遍在上水层游窜的习性特点,把“底钓”临时改成10~15厘米的水位实行“浮钓”,就会有效改变鱼不咬钩的状况.
学习了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学习了
谢谢您的分享!
感谢分享了
学习了
文章精美,学习了,感谢作者的奉献!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了
谢谢分享。。。。。。。。。。
好好学习天天钓鱼
好东西赶快收藏
谢谢楼主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学习了,谢谢分享。
谢谢楼主分享!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