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大体型的鱼进窝
大型鱼进窝,中小型鱼会被吓跑,尤其是在自然水域,所以当遇到突然停口现象时,耐心等一等,可以做好上大鱼的准备了。
2、肉食性鱼进窝
3、气温、气压有所改变,导致鱼层发生变化
“钓浅不钓深,深水有大鱼,草前草洞爆连杆,深水蚯蚓钓大鲫”,这是指早晨,一般到了10点、11点,气温升高,鲫鱼会有所上浮,所以如果鱼口减少或者停口,试一试钓浮可能会有不错的效果。
4、饵料状态欠佳
饵料状态欠佳,不是指饵料状态差,而是指不适用实际鱼情水情,比如饵料过于松散,水深两米,刚进入水体中层,就差不多雾化没了,附钩性差,雾化快,还没等鱼吃,钩子上就已经没饵了;饵料硬度大也是一样,窝子中不能有足够的雾化和饵料残留,鱼为什么进窝?怎样留鱼?所以说,不盲目追求,符合实际才是对的选择。
5、群鱼洄游或逆水上游
就是很多人口中说的“这拨儿鱼游走了,等下一拨儿吧”,鱼类有逆流性和洄游性,所以会有鱼类成群洄游的现象,这也是很多钓友昨天渔获很好,今天渔获就很差的其中一种原因。
6、鱼类生活习性导致不同时间段会转移
这一点和第5点类似,举个例子,比如养殖塘每到傍晚前都是喂食,在这些习惯的长期影响下,只要饵料一投放,全塘鱼类基本都会聚集到这里。自然水域只不过不是很明显。
7、炸窝惊鱼
接连跑鱼,跑大鱼,比较大的噪声,都容易“炸窝”,鱼类面临危险必然会四散奔逃,严重的时候只能续窝重新诱鱼。
8、窝子里粮尽鱼
9、小药量过大
如小药,用量过大,会起反作用,客观的说,小药就是一把双刃剑,请注意用量和使用方法。
10、窝子太大,捡食水底饵料
11、被别人打闭口
举个简单的例子,旁边有钓友用的饵料味型对路,通过连续抛竿诱鱼,有可能把你窝子里的鱼吸引过去,让你无鱼可钓;又或者旁边钓位的钓友用的饵味道比较“冲”,导致这一片的鱼都退而远之,当然你也会受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