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鱼是我野钓回来的。
我经常野钓,钓的鱼种以鲫鱼为主,偶尔有一些白条翘嘴麦穗。我发这个贴子的目的不是不让大家放流,我本人是支持放流,支持大家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我的目的是让大家更加清楚现实情况,使鱼儿死得其所,物尽其用。我个人实验总结,但凡钓上来的鱼儿,一定被不同程度的钩伤了,无论有没有倒刺,这个鱼儿小于一斤,那么即使放生活下来的几率也不会超过30%,我本人算是比较爱护鱼的,钓上来的鱼都是放在鱼护桶里,而且携带那种充电式加氧泵,一直在水里打着氧,即使这样在我收杆的时候依然会有鱼死掉。不要说那些用劣质鱼护的钓友了,鱼在里面鱼鳞都被刮掉了,还缺氧,没收杆呢鱼就死一半了,有的钓友把这种鱼给我带回家,基本上用不了一天就得全死掉,不要说再放回野河里了,水里细菌多,很快就感染死掉了。我自己的鱼获带回家里以后,都是换干净水(提前一两天接的自来水已经晾晒除氯),然后二十四小时加氧,即使如此,当天晚上也会有鱼死掉,第二天早晨也有死鱼,每天陆陆续续都会有鱼死掉,基本上五六天以后还活着的鱼,那基本上就能活下来了,这些鱼也就占当时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几,而且还是在我刻意保护的情况下。可想而知又放回到河里的鱼最后都是什么结局。有许多钓友和我说不可能,他们遇到过很多残疾鱼,嘴有伤的,眼镜瞎了的,一看就是放流的鱼,我只想说你们钓到的那都是那活下来的极小一部分,大部分还是死掉了。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每次钓鱼结束,把状态不好的鱼挑拣出来,可以自己吃掉,也可以喂猫喂狗喂龟。状态好的活力强的,可以放流,这样活鱼的几率会大一些,要不然死鱼也会污染水质,而且死也白死了,死的没有价值。
很多人不是本着放流的心,只是怕带回家麻烦钓的少又小还得收拾,要不为什么要入户了在放
有好多人的贴子不就是又连杆又爆护,然后拍视频拍照片最后放流吗,其实放下去的大多数都死了,只是当时看不到而已。随钓随放也不行,只要伤了鱼,水里的细菌能放过它吗?好多钓友喜欢自欺欺人,觉得最后潇洒的把鱼一放就算善良了,其实是害了它们还不承认是凶手。
我不同意,我鱼缸里翘嘴鲫鱼鲤鱼马口白条都是钓的,时间最长的是白条两年多了。很少有死掉的。可能是你的水没养好!
如果不是吃的特别深,基本都死不了的。
不带倒刺,抓正口,死不了。
你要说是水的的问题,那么我用鱼护桶,就地河里取水,还打着氧尚且会死,那么钓完放流鱼就不死了吗?想减少杀生的最好办法就是别钓。你是没看河边那些人的鱼护,鱼进去了就死定了,身上的粘液全都磨没了,鳞也都掉了,这样的鱼放生了还能活?你的情况可能是鱼的状态比较好,你钓上来也没什么二次伤害,所以后面能养活一些。
一样会死,只不过比有倒刺钓上来的少死一些。
鱼在水里伤口会发炎感染的,河水里面细菌多,一样会死,吞钩吞的深死的快,口正的死的慢,活下来的毕竟少。
鲫鱼鲤鱼只要放回原水,80%都能活
钓上来鱼嘴的伤口一周不能沾水,要不然会发炎的
鲤鱼还行,大鲫鱼也还可以,小鲫鱼就不行了80%都会死。
不敢苟同,虽然有一部分会死掉,但是绝大部分还是可以活的好好的,无倒刺钩和有倒刺钩对鱼的伤害完全是两码事,我反倒是鄙视那种不论大小一律拿走美其名曰回家喂乌龟喂猫喂狗的
赞同,95%都能活。只要进鱼护就没事,如果放桶里,就算打氧气也不行,水太热。
环境改变了
死了之后给野生甲鱼和放生的乌龟吃啊
钓上,小的直接放流,不要入户,存活率99%。
不同意楼主的说法,首先鱼护放进河里,鱼更适应活水,只要正口基本没有问题,即便伤鳞了也可以通过自身黑色素的调节进行杀菌已达到修复自身鳞片的作用,并不能是放鱼桶里给加氧鱼要是死就代表大部分就不能活,我鱼缸里的观赏鱼一直活的好好的
专业养鱼的发个言,入户水里,正口鱼,一般鲫鱼鲤鱼草鱼,只要鱼护不小根本没影响,因为鱼在他本身生活的水域里,适应当地的水温,含氧量,且野生鱼一般就是已微生物为食物,你仍到鱼缸内,一天换8次水,打大氧一样死,因为换了环境鱼要从新适应水温含氧,就好像你把在地球上生活的人扔到月球上一样,必须的适应新环境才能生存,一个道理。放流当地水域存活率是比放自己家鱼缸内存活率高多了。
而且有伤的鱼,更换水域更容易鱼感冒,(发炎溃烂)存活率更低。
不入户直接放流的存活率的确要比入户的高很多,起码减轻了二次伤害,鱼护内鱼密度过大还容易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