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垂钓,任谁都希望有个理想的渔获,只要连竿上鱼,没几个人不乐意的(境界高的除外),但经常野钓的钓友都经历过大起大落,爆护不少见,空军的时候恐怕忽多忽少也经历过,至少我就有这样的经历,往后肯定还会经历这样的反反复复。
究其原因,并不是咱们缺乏野钓经验,但凡有个几年野钓经历的钓友都明白,垂钓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垂钓的收成,在此尽可能给大家全面分析影响垂钓的内外因素。
1.渔情水情:
外出野钓,首先要有鱼可钓,这是前提水域无鱼,谈啥都是空话。渔情说白了也就是一个钓场鱼的密度和习性,如果我们将要垂钓的场所水广鱼稀,在这样的地方垂钓,就别谈什么连竿爆护,能弄点下酒菜,你也是高人。不同野外钓场水环境往往也有差别,有的水草密布,有的光水一片,有的是河流,有的是水库,还有肥水瘦水之分,这就造就了不同水域鱼儿生活习性上的差别,有的水域尽管鱼很多,但很难钓,有的钓场随便搞点酒米,很快发窝连口,有的地方即使重窝,几个小时甚至半天也毫无动静。对一个钓场有所了解,至少心里有些谱,增加几分胜算。
建议:作为钓者,首先对垂钓场所有个简单的了解,做到有的放矢不盲目,到达钓场先观察水情做好预判,再进行点位选择,打窝作钓。当然咱们的传统钓法首选水生植物密布区或者有障碍物的地方,浅水区布窝作钓最为理想。
2.天气因素:
这是好多钓友既关注而又把握不好的因素,作为影响垂钓的主要外因之一,不容忽视。天气因素主要包括气温、气压、阴晴雨雪、风力风向等天象指标,除了知晓特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不宜作钓外,即使是正常的情况下,在不同季节,同样也有不适合垂钓的天气条件。最典型的如夏季的西南风、初冬季的西北风、气温骤升骤降、轻微的低气压、雨前雪后的时段,鱼儿都不爱开口,如果出钓解毒,恐怕收获不佳,这些经验都要靠我们经过野钓反复的实践,才会累积成经验。
建议:出钓前做好功课,查阅一下天气是否适钓,不可盲目出击,否则会挫伤钓者的积极性和自尊心的(笑话),弄不好不是窝料商家就是饵料商家替你背锅,没钓上鱼这俩商家都有罪滴。。。
3.点位选择:
一个钓场,一个环境,对于传统钓法,只要遇着水草区等环境,那是真不怕水环境复杂,选择钓点那是游刃有余轻松搞定。
但更多们钓友遇到光水环境,大多会头脑发胀束手无策,其实钓的多了,就会发现,只要渔情可以,照样可以收获满满爆护而归。这里重点说一下光水环境选点选位的注意事项,首先光水环境岸边浅水鱼少,这是由鱼儿避险本能决定的,其次不同季节鱼儿活动区域有迹可循,春滩、夏潭、秋荫、冬阳虽不能一概而论,但也是有道理的,春季找光水较浅水区大约1.5米左右为宜,夏季深水区找鱼最为科学(中午罢战),但不能一概而论,起个大早,浅水区也可以做窝上鱼,气温上来后,转深水,秋冬季毫无疑问去钓2-3米深水区。第三,位置尽可能找桦尖处的水中缓坡或者平台区,如果有出入水口也是不错的选择,不同季节还要参考一下风向,选择顺风还是逆风垂钓。
这些体会,说起来容易,但获得这些宝贵经验也是来之不易,不经历烈日曝晒、寒风刺骨的千锤百炼,真不容易得到。更不会出现捏着一包神窝、一包神饵,走哪都会上鱼的可能性。窝饵只是辅助用品,合理使用才有可能钓的好,而钓者的经验才是至关重要的,远比窝饵重要得多,希望大家明白这个道理。
建议:光水区作钓,对水深有一定要求,做窝要求窝料用量加重,往往发窝缓慢,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4.临场应变:
上面三点都是影响垂钓的外因,而最为重要的因素恰恰是我们自己,外部因素是固定的,而我们钓者是活的,野外垂钓遇到久不上鱼,能否灵活机动很重要,在打窝后1-2小时护中无鱼,说明某个环节可能出问题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经验的钓者一定会思考求变,而不会选择死守,这也是我以前发帖中经常会提到的,传统钓打窝,要深浅多打几个,试钓确定鱼层水深,选择去留,台钓也可参考,虽然是一个钓位,可以前后打两窝,一深一浅,也可打扇面,找准作钓水层。有经验的钓者,都有一套自己判断水层找鱼的经验,而钓鱼新人,在这一方面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建议:垂钓中遇到问题,利用经验,动脑求变是必要的,久不上鱼决不可死守。
本文写到这,还是觉得分析的不够全面,而且条理不清,限于经验和水平,腹中实在无货可掏,只能草草收尾,希望大家客观对待,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沙发
比兔子还快了
速度快,快枪手
连着几篇学习,感谢!
后续会持续下去
什么地方啊
灌云
有人电就海了
来学习学习
去的地方没人电
也学不到什么
看图片上的窝料,典型谷麦法
对于我们这些新手来说,楼主这样的帖子太有用了,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学习
慢慢
来了
都是干货,值得好好拜读。
多谢,威海我有不少钓友
关注了
不客气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