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大师们的对话,感觉进步不少啊
原来能中鱼的钩是弹簧在子线上。那么子线长度肯定是超过了二十公分。 你现在的是弹簧在主线上,那么按照钩距来算,子线是在十公分内。所以我如果没猜错应该是子线过大过硬过短,出现挡口以及入口距离不够等情况从而影响中鱼率。 可以用对折之后25公分左右的双钩试试。上钩钩上挂小型弹簧。
另外那个有种泡沫缠线板通常买几毛至两元以内的那种五颜六色的。把他剪成一个长8mm 宽5mm左右的圆柱形按照钩型挂鱼钩上试试。 得挂下钩,上钩上饵料的不挂。
解释合理, 感谢大师,有点符合逻辑,因为经过切线,我把子线换成了3.0长度只有5~10公分,应该是出现了挡口的情况
挂泡沫我试过了,并不理想,
钓鲢鳙永远是普通双钩中鱼几率高,毛刷弹簧是给不会开鲢鳙饵的人用的,不用辩论,正常情况下我基本用3+2线组,3号新关东,2斤到20斤的通杀,下钩中鱼而且是正口几率90%以上钓鲢鳙最核心的技术是雾化状态的快慢自己掌握,然后钩距的调整,然后就是找鱼层
前期抽窝饵料要开干散,等鱼进窝,加点水搓软粘,而且只搓上钩,下钩建议挂泡沫球(浮力必需小于钩重,不然下钩被泡沫反拖于上钩之上就不好钓了)或者下钩可以拉比重很轻的鲫鱼饵,不管是挂泡沫还是拉饵都是为了鲢鳙喝汤时方便入口,鲢鳙饵忌加拉丝,加了拉丝的鲢鳙饵雾化不均匀,饵料容易成团崩塌,把鱼引乱层。有口打不中依次钓深5公分试,蹭线锚鱼再钓浅试,鱼大钩距拉大,鱼小钩距小,雾化慢钩距小,雾化快钩距大。密度大的地方钓顶风口,密度低的地方钓上风口
气温低,比如4月10月钓深点,比如4米左右水深的地方可以钓离底,678月早上钓浅,中午下午大太阳钓深,傍晚上半夜钓不深不浅,这只是相对来说,不是绝对,鱼层还是要靠自己找的,如果一排好几个人都挨在一起抽鲢鳙,而且走水,你坐他们下游位置,比如你上游那个人钓1米水深,那你就比他钓稍微深点,如果走水特别快,建议收竿吧,窝里很难进鲢鳙。关于选漂很关键,6.3鱼竿建议3克左右,7.2如果是顺风3克多也够,建议不超过4克。漂型最好是传统长身体流线的那种, 开鲢鳙饵可以加大量轻麸降低比重(半个大拇指的饵料只有一目重)这样调漂可以调低目钓低目,比如调四钓三,就算饵料化完,下钩只被回拉了一目,还是在雾化区,还是很容易被鲢鳙吸入,如果不加轻麸,饵在后期比重越来越重,导致剪铅,剪了铅调目就会变高,所以调高目的漂就算饵料挂好只剩二三目,当饵料雾化完后剩余10多目 ,钩子就被拉离雾化区了,鲢鳙喝汤误入嘴的几率就小了
学习了。多谢大师指导
尴尬,第一次钓鲢鳙,说实话是不会的,基础懂一点
钓鲢鳙饵料味型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雾化,你新手就单开天元的浮钓鲢鳙,我店卖4元的那种,这个相对容易控制,等你慢慢会了,建议加轻麸减比重,白鲢多的地方加醋,花鲢多的地方加虾粉。 如果你饵料上的不均匀,一会大一会小,导致浮漂有时很高有时没入水中,可以选粗尾漂,或那种三角尾的。等熟练之后选漂尾不要那么粗的,加轻麸调低目钓低目,中鱼率大大提升。 当然你要会判断鲢鳙是否进窝
一般鲢鳙进窝,水面不是像密密泡,但是又不是泡的吗, 就是密密的感觉, 其实鲢鳙玩的是手感,爆发力级强,当拉小鱼腻的时候可以玩玩。但是打一晚上,第二天手臂酸酸的,
那是你抽的少,我7.2抽一天照样没事
牛逼, 我4.5抽一晚上第二天都酸了。 前期不成窝抽得比较密。几乎十秒一杆, 弹簧上饵也快,就是有口打不中,有点怀疑线组设计的问题,所以想请教一下
估计握竿有问题5.4以上 手要握着竿把以上二三十公分,手肘顶着竿尾。钓鲢鳙有口打不中很正常,毕竟是滤食,不是像鲫鱼鲤鱼那样直接吃饵料的,打不中多找找水层,要是一直打不中那要看是不是鲢鳙口了,也许都是白条在闹
好的,多谢指导!
9号伊豆
你这办法我也在用,效果很好
上周六我去水库夜钓鲢鳙也是钓的稀碎。因为开的饵附钩性不好,过于干散抛不出去,所以用弹簧线组,关4的钩子,3+2的线。越钓越乱,锁性直接手抓着饵团直接扔到钓点,上的白条多,上顶严重。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到底是用弹簧线组好些还是正常双沟钓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