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就跑铅为啥会出现顶漂现象,发一篇问答贴,钓友们众说纷纭,虽然未得到满意答案,但是一个钓友的回答让我深受启发!
在各个钓友的回答中,我也发现跑铅有很多种类,我个人用的是下图这种钓法,据说叫大跑铅。
这是侧视图,和悬坠钓不同在于,子线较短,大约10公分;上太空豆距离铅皮,大约10-15公分;铅皮的重量,大于鱼漂的吃铅量,适用于走水,刮大风的水域,但是不适水底有酱层。说是跑铅,实际是铅皮不动,主线在铅皮座内滑动,称大跑铅。
理论上说这种钓法,只有一种漂相,黑票!因为铅皮不动,无论鱼从哪个方向吃饵,都会牵动子线,从而拉动主线,产生黑票!
但是,很多钓鱼都遇到跑铅顶漂中鱼的情况!最近几次夜钓,大部分中鱼漂相也都顶漂,因为才开始用跑铅,所以用感觉哪里出了问题!
经分析,我发现一种可能!这是俯视图:
重点:铅皮和下太空豆,没有触碰在一起!
当下太空豆和铅皮没有触碰在一起时,在三维空间内,只有鱼沿着铅皮——下太空豆的大致方向吃饵,才会出现下顿口。其他任何方向吃饵,都会使下太空豆到铅皮的距离缩短,从而上顿口!所以这种情况下,上顿口占99.999999999%
所以重点在于,下太空豆到铅皮的距离,距离加大,黑票;距离减小,顶漂。
问题在于下太空豆和铅皮没触碰在一起!
我分析了一下原因。
第一,我压风线时,因为我始终认为饵团到底后压风线,会导致鱼饵脱落,因为我搓饵拉丝粉很少。所以无论悬坠钓还是大跑铅,我会在鱼漂翻身之前,在鱼竿稍插入水中的状态下,将鱼竿拔回20公分,再推出去,一方面可以压风线,一方面可以避免满竿拔河。
第二,铅皮重量较大,先沉于水底,跑铅饵团大,沉于水底后,由于河床的摩擦力,鱼漂对主线产生的拉力,不足于拉动饵团,从而使下太空豆和铅皮没触碰在一起。
基于这两个原因,导致下太空豆和铅皮有距离。
以上是我个人拙见,有啥问题,大家可以踊跃吐槽
另外这种的跑铅,灵和顿,怎么调节?
子线长短?
铅皮重量和鱼漂吃铅量?
跑铅长短?
最后附一张夜钓爆护图,祝大家大鲫大鲤!
同意楼主观点,有可能是水底不平造成铅后滑,顶到上太空豆。鱼吃口后起浮造成顶漂,可以拉高上太空豆。楼主大大,钓跑铅,一般都是对付流水大风天。拉丝粉可以适量多加点的,加少了,流水影响雾化太快了。再说,这压风线跑铅只要不是太用力大幅度快速的压,对饵影响不大的。祝爆护。
一楼到手,二楼到手。
有个锤子道理
有个锤子道理
浮漂是干嘛用的?
难道你的漂只有几目的浮力?
铅再重些就不顶漂了,铅皮大约要是浮漂的3~4倍,才能跑铅
到底往后拉一拉
虽然。。。那个啥,但是楼主的认真钻研精神值得嘉许
楼主想一下我说的有没道理!有时候为了跑铅,我刻意换小一号漂。找准底以后抛满杆然后往回拉一拉,确保铅坠紧挨着下太空豆。或者可能你铅皮捏的太紧,导致铅皮座在主线上滑的不顺畅。
额,,鱼的吃食习惯你都不知道,而且你还是知道大跑铅原理的,我还能说啥呢
大跑铅,短子线,吃铅小的细长身漂,四倍左右的铅
大跑铅,有不少细节需要注意的:1-既然大跑铅,主要针对严重走水情况,铅垂的重量应该大一些,最起码两倍于漂的浮力以上,其实铅垂只是起了一个锚的作用。2- 浮漂尽量选小些,这在化老师的视频里有解答过,大滑铅的时候,铅垂太空豆打开,主要是为了鱼吞饵的时候只需抵抗浮漂的浮力,而与铅垂无关。3- 饵料多加一些拉丝粉,走水时水流对饵料有一定程度冲刷,持钩性不好的话容易散脱。
4-漂入水后,杆子往回拖的时机,应该是饵料到底后,再往回拖,拖回的距离应大于等于你的子线长度加上铅垂处打开太空豆的距离,主要是为了保证子线伸直,铅垂也能钩停留在八字环一端。子线可以短一些,但有这个拖动动作后,子线因为被拉伸直,所以子线长短影响不大(我验证过)。5- 大滑铅方法下,饵料和铅垂的入水后下摆状态与钓浮时不同,大滑铅时,因为铅垂重量大,不打满杆时,铅垂是直接带着饵料直线快速下降的,所以子线和饵料不会呈现延圆周方向下摆行为,而是直接被带到水底,呈弯曲状态。
所以一定要在饵料到底后,有一个往后拖动的动作,也能解释另一个钓友说的,大滑铅为什么要大满杆。
我家楼下一公里一条河,鱼很多,但每条都走水,厉害的时候像洪水,钓到鱼的人没几个,但我用大滑铅方法以后,每次都钓得比别人多两三倍,也是注意这些细节的结果。
6-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大滑铅打满杆,因为铅垂重快速下沉,容易导致水线在水里和风线整体呈现斜拉状况,鱼吞饵时,因为是斜拉,根据力的正交分解原理,浮漂在垂直方向上的力分量会很小,所以浮漂表现的信号会很微弱,不易体现信号。所以一定要有往后拖动这个动作,尽量让斜的角度过大。 7-钩子选大一号或两号的,大滑铅钓的是很钝,也是主抓鱼的死口,鱼的探口一般看不出来或者打不中鱼,这一点化老师也专门提过,钩大主要是为了让鱼吐不出来。
第6点纠正:所以一定要有往后拖动这个动作,尽量让斜的角度不要过大。
下次我加大拉丝粉比例,鱼饵到底后再压风线
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