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期准备到最终敲定动身,前后一波三折,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发了好几篇帖子,这里就不赘述了。
虽然没有钓到目标鱼,但是曾许下承诺,带大家一起神游。所谓独乐了不如众乐乐,所以花点时间整理了一下这几天的经历,分享给广大钓友。
由于要在水库边安营扎寨呆上几天,所以先给自己准备点粮草。不求营养丰富,管饱方便为第一要务,大米,面条各带了一点,外加一些常用调料。
自己吃的有了,该给鱼准备点礼物了。下午两点多到达镇里,然后钓友发定位直抵水库边初步了解了一下周围环境。傍晚回镇里买了120斤老玉米,然后听建议拖到米厂打碎。钓水库嘛,大家知道的,不为别的,就为弯弓去的。
晚上快九点,武汉的钓友如约抵达,本来是准备暂时先在镇上住一晚,待第二天赶早出发。可惜拗不过他一颗狂热的心,直接奔水库,然后就是打包小包,翻山越岭的搬东西,不一会就满头大汗累的不行。好不容易搬完,他又急切的开始打窝,说晚上打了明早直接开钓。然后问题就来了,打碎的玉米用打窝勺抛出去半路就开花了,面积太广。于是又回车里取出备用的玉米面加麸皮,勉强能行。就在这时,有条船朝我们这边划过来了,寒暄了几句,就请船老大帮忙把我们载到窝点,顺利打下两大盆。
晚上黑灯瞎火搭的,没工具坪场地,地上石头多不说,还凹凸不平,一宿无眠。最关键的是山区,昼夜温差太大,冻得瑟瑟发抖。
第二天中午果断挪窝,是自己住的窝,有没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既视感。
8米1挂玉米守大物,5.4钓大板鲫,两不耽误。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实的烹饪方式,压榨菜籽油配上野生鲫鱼,哈喇子都流出来了,表示很久没有吃到如此鲜美的鲫鱼了,同伴喝了两大碗。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大鱼没钓到,小鱼倒是突破了我的记录。
四天的水库行结束了,虽说没有中到目标鱼,但是没有遗憾。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渔之本者为怡为愉。身处这样一方山水,仰观苍穹渺渺,繁星点点;俯察炊烟袅袅,波光洵洵。山水一色,虽无剑阁之峥嵘,亦无泰山之一览众山小的雄伟,但是一样别具一格,甚是喜欢。下次有机会,一定再去。
最后真心感谢当地钓友的热情款待,还有同行的钓友这几天的一路陪伴,笔芯。
要看全景请移步视频
我要看鱼获
山体水库,水温没上来,除第一天有两口一个黑漂,一个拖走竿子,剩下几天8.1的都没动静,索性钓鲫鱼了
钓鱼就好好钓鱼,那有时间拍照片
上一次的降温影响不是一点点大,不然也没时间拍照
五一我又不是没钓库尾,白天热死个裸人
我也空军了,这个时候昼夜温差太大,巨物基本还没开口,等温度稳定下来
是啊,没经验,气温上来了水温还没上来,太阳还不够毒辣,水泥大坝晒一天坐上去都没感觉
鱼获在哪里?
就十多斤鲫鱼,除了吃的剩下的都送人了
我个人觉得,如果不能做到提前做窝,那么玉米最好是新鲜玉米,哪怕是老玉米,一定要煮开花,打碎是没必要的反而逗小鱼。另外现钓现做窝,窝量120斤绝对大了,20斤都差不多了,提前做窝的意思就是先让你吃爽,逐渐减少,让你想吃吃不饱。临时做窝的,本来已经无法提前诱鱼了,那就必须每天限量,随便你来多少鱼,每天就这么多,一次性窝大了,很容易让鱼吃饱了得消化几天个人意见,相互交流
是分次数打的,每天打一点,完了回来还剩一小半。关键是水温没起来,我们钓太深了,8.1的竿子钓5米多深,我们对面钓浅一点搞的毛子可以,基本上都是两三斤的,没见到大的。
打窝老玉米先用清水泡几天,开始的三天需要每天换水,泡到发胀,快出芽子才最好,个人感觉持续打窝比一次性打重窝的效果略好
下次改进一下
不是说一下星期吗,怕是刚发窝你又走了吧
这不又要降温了吗,再等等,等气温上到30度以上杀个回马枪
下次有时间跟你一起
阔以
江湖又一个大师!
去年这个时候我钓2.8米左右水深,钓了三次有两次有收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