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冷,很多人说钓不到鱼,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钓鱼的天时地利人和。
钓鱼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天气,地利是钓点,人和是信息、饵料、钓组、抛竿、打鱼等技术,统称为人和吧。鱼在某个时间,游到了某个地方,正好碰到钓鱼人在那里钓鱼,钓鱼人就会喜获丰收。天时、地利、人和是钓鱼的关键,钓鱼是这样,做人做事何尝不是这样。
天时,包括春夏秋冬季节、气温、气压、风力风向、晴雨多云阴等因素,各个因素要组合在一起,效果不同。比如早春,适合于钓向阳背风的地方,因为向阳水温上升快。背风,是因为早春气温低,风降低了水的温度,虽然迎风可以带来氧气和食物,但是气温低水里的氧气是充足的,不需要风来补充氧气,鱼是趋温的动物,因此以哪里温度适合就在哪里活动。春末夏初,气温回升,则可以钓迎风。各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选择,除了可以向老师傅学习外,也需要自己探索总结。
地利,包括钓点、钓位、水位等因素,钓点是某个河流、湖泊、山塘是否出鱼,这是最重要的,是有没有鱼的问题,因此要善于收集信息。信息来源有朋友那里的,也有钓友群和渔具店的信息,等等。钓位,这是钓鱼中最重要的因素了,只要屁股坐得正,不愁钓不上鱼。一般大家知道桦尖、草边、洄湾等,流水钓洄湾前面也谈过体会,大湾钓下游、小湾钓上游。钓位,我的感觉是也要观察,观察别人上鱼情况,收集钓友钓位信息,另外,自己钓过的钓位也可以记下来,方便以后作钓。水位,也是很重要的,冬天要钓比较深的地方,早春还是这样。比如仲春和晚春,温度上来了,春钓滩,这个滩不等于浅水,也要上1米,1.5米左右比较好。如果3.6米竿钓1.5米,4.5米竿钓1.8米,最好是4.5米竿,这样子,远一点,鱼受人的干扰少一些,钓的鱼也要大一些。如果3.6米竿钓1.5米,4.5米竿钓2.5米,就没必要换4.5米竿了。这些只是钓鱼中的一小部分体验,很多经验还要摸索。
人和,这个因素就多了。包括经验积累,鱼竿、线组、漂号、鱼钩、鱼饵、窝料等等,技术性的东西我觉得都可以归纳为人和的因素。不同的季节、水域,用不同的饵料,比如冬天和早春钓鲫鱼就要用浓腥饵料,或者说温度15度以下都适合于腥饵,15度左右适合于香腥混合,25度以上适合于香饵。我们的主要目标鱼是鲫鱼,但是不同的目标鱼是需要不同的饵料的,这个也要靠摸索和向老钓友学习。还有抛竿也很重要,抛竿不能左一竿右一杆,要尽量将饵料落在同一地点。饵料的状态也要根据水深、季节来改变,水深要粘一些,水浅可以雾化快一点,等等。
都知道天时地利人和是钓鱼的关键因素,但这三个因素谁排前面谁排后面,还是三个因素是同等重要,人各有见识,我认为排序的话应该是人和、地利、天时。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你都不想出钓,怎么会上鱼?所以人和排第一位,然后你会思考去哪儿钓鱼、用什么方式、什么钓组、什么饵料,为了这些还会提前收集信息,等等。
地利为什么排第二,我们可以从老师傅们那里得知,钓鱼屁股坐得正是最重要的,甚至同一钓点,相隔三、五米的钓位上鱼的状况都不同,这个不赘述。
天时为什么排第三,我们上班族只能周末钓鱼,因此没什么选择余地,就我们长沙来说,下雪天气,气温低到0--3°C,野钓我也钓到过三四斤。我加了几个群,从群友交流情况看,恶劣天气只能说是普遍上鱼少,但总有人钓到鱼,而且还不少。因此天时要排第三,但不是不要考虑天气情况,而是要根据天气情况来选择其他钓鱼的因素。
这个排序只限于钓鱼,人的运势则不同,要反过来排序,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至于为什么,这里不啰嗦了。
不一定对,供钓友们讨论、指教!
太牛了
分析得有道理!
这是高手
卧槽,大师。
很有道理
天时地利人和 +好运
鱼钓不钓得到都无伤大雅电工毒鬼我就烦得很
心态第一,屁股第二,技术第三!
分析得有点意思,
地利是可以选的,天时对上班族确实没用,不管什么天气干就是
没时间选天啊,有时间下刀子都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