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作为一顶运动,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需要参与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垂钓实践中,一些非正常的心理状态,会阻碍钓技的正常发挥和钓技水平的提高。
一、焦躁情绪。
焦躁不同于急躁,急躁可能是人的性格特点所致,而焦躁是人们受客观条件刺激,表现的一种心理变异。
人们在垂时,久钓不获,或者看到周围的钓友频频上鱼,而自己钓况不佳,都会有心理反映。尤其当采取很多应对措施仍不见效时,很多钓友心情焦虑。这时,心理素质好的钓友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使情绪向坏的方向发展;而心理素质差的钓友可能会从忧虑转化为焦灼,继而表现为躁动。竿子打不准了,鱼饵挂不牢了,本来日常娴熟的套路也乱套了;更有甚者,有人还会爆发出无名火、拿钓具、鱼以及一切可以发泄情绪的事物来渲泄自己的烦恼。
二、惰性心理。
也就是得过且过的懒惰意识。有的钓手垂钓多年钓技却一直无大长进,关键恐怕就在于不愿意动脑筋分析每次钓的得失成败,从中找出规律的经验,而是将钓鱼看成是运气和技术的组合,甚至认为是三分技术七分运气。甚至认为是三分技术七分运气。
带着这种观点去认识钓鱼,又怎能够用心钻研钓技能呢?钓技的高低是众多钓友之间在同等条件下或多次实践比较中才能叛定的。此外,还有固步自封,骄傲自大的自满意识;不愿学习新钓法、掌握新技术的守旧意识;连续受到挫折即怀疑自己能力的脆弱心理等都会对提高钓技产生心理障碍。那么,怎样才能克服心量障碍,提高心量素质,使钓技在最佳心量状态下达到正常发挥和有效提高呢?
1.淡泊名利观念:我们不要对钓技的期望值太高。把钓获看得太重,心理有会有一咱应激效应,在快钓快上理念趋使下,动作就会出现匆忙。一旦多钓况不顺,可能要产生急躁和焦情绪。其实,我们在垂钓活动中只要用心去思考了,就锻炼了心智、获取了知识,同时我们的体能也得到了锻炼。这就是收获。至于得鱼多寡不要看得太重。
2.技术观念:垂钓讲求技术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钓友中有的人技术观念不强,不用心攻取技术。一个钓技高超的钓手,其技术的形成不仅靠实践,还有个钻研的过程。
3.学习观念:垂钓是个博大精深的课堂,就钓法、钓场、鱼种而言,每个钓手都不能妄言自己处处精通。技术全面与技术高超只是相对而言。
自己造的高速,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我狂认我狂, 钓点离宿舍也不远,五公里左右的样子,骑的电动三轮宝马!
钓点没多拍, 这是个老位置,自己开发的,在一片茶叶地里, 钓的七星漂朝天钩传统钓,蚯蚓做钓,酒米打窝,嗯,今天果不其然,有口,这些天空军都空军怕了,有口就行!!!做钓两个半小时,鱼获如下:
给力吧,那一个顿口,那一个黑票,拉得不亦乐乎, 两条青楞子,长大就是“大青”了,嘿嘿,最后放流了,因为就中午抽空来干两下,下午还要上班的,过过瘾得了,总得说吧,有小鱼闹闹我都开心的,总比没口傻坐着强一些!
最后五一假期镇楼,也祝各位钓鱼假期出钓大鲫大鲤,不过安全第一,开心就好,陪陪家人挺好的。像我这种外地务工苦逼男,只能忙里偷闲解毒一下! 最后祝钓鱼人越办越好!
这高速还没通车,就乱跑
自己先跑跑,以后没得跑了,
这边上小水库很多,鱼好不好钓?
哪里有小水库?我就知道神游坞一个, 去年两三次,一口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