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出去钓鱼的钓友应该知道,在我们出门垂钓之前,应该对水域以及鱼儿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了解地越多,爆护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老钓客能有满意的鱼获的重要原因。
一、到达一个钓场的时候,首先就需要对水域的基本情况做一个了解,不管是水域的深度还是水体的浑浊程度都要有一个基本的掌握。一般来说,淡黄色水体是钓友最喜爱的,如果有浓浓的鱼腥味的话,就更好了。
二、在确定钓点之前,我们需要知道鱼儿所在的泳层。泳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天气情况会有所改变。
(1)如果我们把钩饵抛出去之后,还没有到底,鱼儿就多次把饵料截走,那就说明鱼儿在上层水域;
(2)在小雨天气或者阴转晴的时候,鱼儿会游到上层活动;
(3)夏季,白天温度较高的时候,鱼儿会去深水区“避暑”,到了晚上才会活跃到浅水近岸处。
三、了解鱼儿的咬钩特征,我们才能正确解读漂相以掌握正确的提竿时间。
(1)鲫鱼:等鲫鱼将钩饵吸入嘴以后,往往会抬起头向上层水域游动,所以鱼漂会出现轻微的上浮动作,当鱼漂开始慢慢上浮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提竿的时候;
(2)鲤鱼:大家都知道,鲤鱼喜欢在水底拱淤泥觅食,并且非常小心翼翼,反复试探之后才会咬钩,在这个过程中,鱼漂会晃动而后明显下沉;
(3)罗非鱼:罗非鱼咬钩很有特点,就是吸食之后就不会松口,如果看到浮漂高频率地上下抖动,在黑漂的时候就可以提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