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钓鱼季,也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技术了。去年夏秋跟随老公钓了好多次鱼,耳濡目染又整天在他“强制”的熏陶下,我对钓鱼也有了一些理解。看了钓友们发帖后很多人的评论...我真的很想笑...无论是谁只要发出一条渔获,立刻就会有人问:在哪钓的?用什么饵?难道你对钓鱼的理解仅局限于这个点吗...所以呢,分享一下我的野钓心得体会,可能会造到嘲讽,不过没关系,吼吼!!!
首先说一下水域与季节的关系,春钓滩、夏钓渊、秋钓浅、冬钓暖,通俗来讲就是春秋两头钓鱼找水浅的地方,水深不要超过1.5米,否则你钓不到鱼(你说不可能,骗人的!我昨天在深水钓了一下午,钓了2条小白鱼呢,你不说钓不到鱼吗?如果你把这也能理解成钓到鱼,那我真的很无语...);夏天要钓相对较深的地方,阴凉、有遮挡;冬天不建议钓鱼。
因为,鱼儿在深水区域藏匿了一个冬天,通过减少游动来降低能量消耗,开春后冰面开化鱼儿会愿意往浅水区域活动,第一、水温高;第二、有吃的;第三、产卵。有句话不是说,什么什么不钓三春鲫吗,所以春季和初夏钓到大肚鱼无论是鲤鱼鲫鱼还是小白鱼,最好还是赶快放生吧。
温度对鱼的活性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去年夏天我老公经常去胡台东升堡的蒲河,那儿的水很深,后面是玉米地,水边的芦苇也很茂盛,绝对是夏季钓鱼的首选。夏季钓一天的话,5-6斤鲫鱼很轻松,这还是没有大鱼的情况下。我们亲身的体会:秋天的时候,过完白露这个地方就特别不理想,钓一天也就2斤左右;然而就在上周五4月12号,我老公同事实在忍不住了,请假去蒲河老地方钓鱼,结果那叫一个惨啊...真的是中午到钓点,钓了一下午只钓到1条小白鱼...
而且旁边一排钓友也全部空军...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水太深、水温低、春秋早晚温差大。而且对于东北来说根本就没有春天,过完清明气温虽然回暖,但回的也不那么明显...随之而来就是大风天气。刮大风要一直持续到5月中旬才能结束,这对坐钓心情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夏天钓鱼要选择深水、阴凉、有遮挡的地方。夏天人受不了,其实鱼也一样,它也喜欢在没有阳光阴凉的地方避暑。一般来说2.5-3.5米的水深比较适合,附近在有些草啊、芦苇啊、树木啊,那么就会有一些果实种子微生物,鱼儿也就会有吃的。夏季钓鱼注意防蚊虫叮咬、防蛇;不要去一些地势危险的钓点作钓,以免不慎跌入水中;夜钓最好结伴而行;车子最好停在你能看得见的位置以免被砸失窃;远离高压线!
还有2个细节要说一下。雨过天晴是作钓的好时机,暴雨过后河里水位上涨,河水浑浊,这时候鱼儿的安全感会大大增加,之前的野草、芦苇没有被河水淹没到的,由于涨水也都能淹没覆盖,这会为鱼儿增添食物,这时短杆近岸作钓就会有不错的收获。相反,连续半个月的干旱,水闸不放水,水位大幅下降,鱼儿会感到不安全,都往深水区域活动。这时最好钓的远一点,否则钓不到大鱼。俗话说:“涨水鱼、退水虾”。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绝对不会错的。
冬季为什么不建议钓鱼。如果你不是参加冬钓比赛,那么冬天还是好好休息休息吧,为来年的作钓养精蓄锐,也让鱼好好过个年吧...夏天都拿不出一件像样的装备,还得再置办一身冬钓装备,你老婆能像我这么支持你吗。一项休闲娱乐活动而已,弄得影响家庭氛围就得不偿失了...
冬季钓鱼位置很重要,冬天的鱼不是不吃东西,而是不会主动去找东西吃。你打个洞,别人也打个洞,你发现别人总能钓到鱼,你却一动不动。不是你的钓技有问题,也不是你的饵料味型不对,而是你下面没有鱼...之前说过,鱼儿冬季减少活动来保存体内的能量,身边有东西就吃了,没东西也不会东奔西走的去找吃的。当你打个洞下面有鱼就钓上来了;否则就算你的饵料多香,它们也不会从远处聚集到你这里来吃。所以说为什么秋季是钓大鱼最好的季节,因为它们需要大量进食来为过冬做好充足的准备!冬钓想有好的渔获最好多打几个洞;但洞打多了冰面不结实一不小心再掉冰窟窿里...所以啊,冬天还是别钓了。
接下来说一下钓位的选择。其实大家都知道钓鱼找华尖,但是实际上由于北方野钓资源的匮乏,理想的水域并不多。以沈阳为例浑河蒲河两岸几乎都是平行的只有个别流域会有沟叉华尖等,所以这时候我们在选择钓位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离家近;钓个鱼折腾出百八十公里,路程2小时、倒腾装备选位开饵调钓1小时、中午休息半小时,算你早8晚5,仔细算下来其实一白天你真正钓鱼的时间也就5小时左右…找个自己熟悉的、平坦的、有草有植物的就可以了。
宽阔的水域要找相对窄一些水面作钓;有华尖的位置找华尖钓;有湾子的水域要找回水湾作钓。顶风作钓抛竿难受,但是顶风作钓时你面前的水面会有浪,浪花翻滚水中的溶氧量高,鱼的活性也会高。背风作钓,体感舒适抛竿顺畅,但水面风平浪静,溶氧低鱼的活性也会下降。因人而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季节和钓位我们说完了,那我们再来说说钓具装备吧。首先钓竿一定钓鱼人的重中之重,一支性能优良的钓竿绝对可以让您在垂钓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台钓手竿的品牌多种多样,使用手感也更是参差不齐。买渔具不要自己头脑一热想当然,最好找实际使用过的人推荐。网购的价格一定会比渔具店便宜,但网店广告的吹嘘容易让我们钓友蒙蔽上头;实体渔具店的水分又太大,新手真的很容易被忽悠,结果花了高价却买回来一堆破烂...只有一点毋庸置疑:一分钱、一分货!建议一步到位。什么新手先用便宜的,以后再换好的,浪费钱!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你永远都成不了国家级竞钓大师,放在购物车已久的心爱钓竿,好好求求你老婆确认支付吧,你随时可以拥有,不用等到你成为大师了再买!新手又不是白痴,为什么会把装备弄坏呢?你道听途说的逐步淘汰替换装备,只会让你花更多的钱...切记:购买垂钓装备要时刻保持清醒,量力而行。
台钓手竿按照强度可以分为鲫鱼竿、综合竿、鲤鱼竿、大物竿、黑坑竿。黑坑竿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定位,不证明它比大物竿钓重更强,排序不完全代表强度。而且这只不过是按照鱼的个体和钓友们的垂钓习惯统称的这么一个叫法。你可能会问:“那有没有鲶鱼竿?”鲤鱼竿、大物竿或者叫巨物竿都可以用来钓鲶鱼,这个鱼毕竟是稀有鱼种,你见过鲫鱼爆护的,你见过哪位钓友鲶鱼爆护的吗?如果还是继续纠结叫法,那我只能质疑你的智商了...
鲫鱼竿的特点通常先径(竿稍)不超过1.2毫米,元径(手把节)不超过15毫米。竿身轻、细,易操控,调性28偏37,非常护线,提竿上鱼后手感极佳,握把为葫芦型居多,适合垂钓小体型鱼种。钓重不高,通常安全钓重不会超过700g,如果品牌和价格高一些的适当也会有些提升,但顶钓值最高也不会超过1公斤。
鲤鱼竿的特点先径1.3毫米,元径25毫米左右。竿身硬挺并且粗,重量上要看价格,贵一点的竿子会轻一些,调性为28钓。坚固耐用,钓重在3000g左右,是垂钓常见大鱼的必备佳品。
综合竿的特点先径1.2毫米,元径23毫米以内。它是介于鲫鱼竿和鲤鱼竿之间性能的一款选择,小鱼可以飞,大鱼也能抗,满足了钓友在使用鲫鱼竿时担心一旦上大鱼会对鱼竿造成损伤的顾虑,又解决了频繁抛甩鲤鱼竿沉重而疲劳的担忧,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大物竿,这个自然不用多说,专为钓大鱼而设计。很多钓友也是喜欢在野外垂钓时使用2把鱼竿,一把短竿钓鲫鱼,一把长竿挂上玉米或者蚯蚓来守大鱼。如果有机会三五钓友组团去水库作钓时,大物竿也会有它施展才华的机会。购买大物竿推荐选择一些大品牌的竿子,性能和品质有保证,售后这一块也有保证,而且虽然是长竿但是重量上也会比廉价的轻。便宜的长竿基本上都是玻璃钢外面包一层碳素,然后谎称碳素材质,当你使用时,甩几竿就会发现上肢酸痛,如果再没有鱼咬钩那就更不想玩了...
黑坑竿则是专门为黑坑抢鱼和竞技比赛而设计的,竿身采用高吨位碳布制成,通常都在19调8H硬度以上,竿稍接近5毫米粗,竿子整体偏重。它的特点是控鱼稳回鱼快,由于竿子过硬所以它护线差,这样就对线组的要求会比较高,毕竟专业玩黑坑、大炮坑、打竞技的都不是普通家庭,一盘线都要几百块,甚至比休闲钓玩家的一支竿子都要贵。这种竿子不适合野钓,因为毫无垂钓体验...
鱼竿的选择上其实挑选几支适合自己的,用着顺手的就可以,不要盲目攀比。每次垂钓过后对于鱼竿的保养也尤为重要。北方由于污染比较重,野外水域的水质还有待提升,所以垂钓回来后最好把鱼竿全部拆开,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然后再涂上护竿油,这样能够很大程度减少河水的腐蚀,还能提高抗氧化性。尤其是在秋末收竿后,如果不妥善保养直接往那一扔。鱼竿被一个冬天的地热暖气烘烤,来年再次下水就嘎嘣脆,猛一提竿非常容易断裂。
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它将直接反映出鱼钩在水下的状态,钓鱼人能否准确读出浮漂语言将是鱼获多少的关键所在。你对浮漂又了解多少呢?我们来简单介绍下。
目前我们常见的浮漂材质有纳米、巴尔杉木、芦苇和孔雀翎(“翎”ling,二声,字不好打,以下简称羽毛),碳素材质浮漂刚刚接触,还没掌握其特点所以不解释。
羽毛材质浮漂,材料相对稀少所以价格不菲,又分为去壳与不去壳、单根和多片。这种浮漂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性好,等体积与其他材质相比浮力较大。出口真实,能过滤很多假信号,适合钓猾口鱼,小鱼闹窝等。缺点不耐用易破碎(相对而言,实际上不磕不撞不踩到没问题的),随着温度的变化会影响调钓。
芦苇浮漂浮力大、灵敏度最高,能发现微小的鱼讯,钓轻口鱼首选,由于它反应灵敏信号多所以不太会观漂象的钓鱼新手使用也比较适合。缺点同样是不耐用易碎,由于夸大鱼讯所以不适合钓老猾鱼。
巴尔杉木浮漂,原材料多可以批量生产,相对廉价一些,也是使用率最高的浮漂没有之一。它的特点是介于羽毛和芦苇之间,浮力属于中型。不像芦苇那么夸大信号,也不像羽毛那么沉稳,灵敏度、稳定度、浮力都居中,是一种比较好掌握的浮漂。缺点是吸水,长时间作钓会影响调钓。
纳米材质浮漂,可以把它理解为高级泡沫浮漂。不吃水,温度、湿度都对调钓没有任何影响;等体积浮力最大没有之一;经久耐用,即使破损只要体积不变浮力就不变;适合全水域全鱼情作钓;价格便宜,渔具店买渔具老板送的都是这种材料的浮漂。缺点是人人都有,没法拿它装逼。
介绍完了浮漂材质特性,钓友们可以根据你作钓时间长短、温度、鱼情来适当选取所用浮漂;而且将来带徒弟,或者给其他钓友提出指导建议的时候也能拿出点东西。
不同的水域不同的鱼情,以及钓法不同,漂型的选取也有所不同。
小枣核短身浮漂,这种形状的浮漂翻身快,适合打截口钓行程钓小个体鱼种,也是我们常说的鲫鱼漂。它的特点漂身短横截面积小,水阻就小,在走水比较严重的水域作钓使用这种漂型可以极大程度的减轻走漂;缺点是自重轻,风大浪大的水面不宜观漂。
细长身浮漂的特点是翻身慢,但是肩窄垂直阻力小,入水快反应灵敏;漂身长横截面积大所以水平阻力大,稳定性好可以有效的抗击风浪,避免小鱼闹漂。细长身漂型翻身慢、行程短,适合钓底层鱼;缺点是横截面积大走水严重的水域不宜使用。
宽肩中枣核型浮漂有两种造型,一种是端肩,一种是溜肩。端肩型信号顿感强,回弹快,视觉效果比较好;溜肩型下行幅度大,回弹慢,利于就饵。宽肩型浮漂综合性能比较强,是小枣核和细长身的兼顾版;适合钓混养、野钓,也是钓友使用最多的漂型。(图片均为溜肩行,没有端肩浮漂)
以上是漂型的特点,其他形状都是依据这三种演变而来,大一号小一号、长一节短一节的,功能上万变不离其宗。这不过是说了一半,浮漂的漂脚漂尾其实对翻身速度、下行上浮也有一定的影响。漂脚越短翻身越快;漂脚越粗翻身越快。漂尾越长翻身越慢;漂尾越粗幅度越小。综合到一起来分析的比较复杂,所以分开来讲会让大家更清晰明了。钓友们熟练掌握浮漂的各项指标后,结合水域特点和自身需求就可以挑选出一支最适合的浮漂作钓了。
这些都是理论上的东西,作为一个钓鱼人走到哪能讲出个一二三来,别钓一辈子鱼了总觉得目中无人一问:”差不多、没啥区别、凑合钓、能钓着“。是能钓着鱼,用根鹅毛都能钓到呢,更何况随便用支浮漂了...理论归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尤其对于野钓来说区别真的不大...那些所谓的灵与不灵对于野生鱼来说,正口以后都可以忽略不计。就比如小姐姐我92斤,小老弟你180斤,咱俩在河边123同时一个猛子扎下去,你虽然比我重但你未必就一定比我先到底;小老弟你180斤,你跟一个2岁小孩一起跳水里,我相信你肯定比他先到底,因为体重相差太悬殊了。浮漂这个东西的浮力本身就只有几克,不足成年男子的手指粗;野外水域流动、鱼儿转身产生的水流都会影响到浮漂。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那是对于竞技选手来讲的,野钓其实不用太纠结这些细节。最重要的就是挑选一支抛出去能看的见的浮漂,漂尾反光材料还是很重要的。还是那句话,不要盲目攀比,量力而行。
调钓就不详细分析了,这个东西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只要有几个点你能弄的很透彻,那就证明你对调漂的基本概念已经掌握的够用了。怎么调灵、怎么调顿、怎么临界不灵不顿;什么时候钓灵、什么时候钓顿、什么时候钓不灵不顿;最后就是你清楚的知道你的子线在水里是什么状态吗?精准调钓是钓鱼的基础,二马一虎也能钓着鱼,但是钓着钓着就会发现总是在变,多学多问多看才能提高钓技钓法。我老公在网上定制了一个亚布力调漂桶,用它可以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对调钓的理解,也能清楚的反映出子线和鱼钩在水底究竟是不是你所设想的状态,加油吧,小老弟!
主线就不说了,子线还是要说几个细节的。有的人会问:”子线绑那么整齐多费劲啊?子线弄那么长多爱打结缠绕啊?“如果你不能理解子线为什么要绑那么整齐,那说明你对调钓的理解都是存在问题的!可以有1个钩左右的误差,再多了就会影响调钓了。举个例子,你空钩半水调4钓2,用20厘米的双钩子线,挂玉米钓底。调好后,上钩轻触底,下钩躺底。好了切线或者缠绕了,这时候你需要换子线,然后你换了10厘米的子线继续钓;换完之后你会发现不是钓2目了,咋黑漂了呢?接下来我猜你的第一个动作应该是剪铅吧....直到露出2目...虽然还是钓2目,但你这已经不是之前的调4钓2了,你剪过铅就相当于调平水,钓半水2目了。这么钓你每一竿的饵重对浮漂体现的钓目都是不一样的,你就慢慢调去吧...越调越乱套,也找不出问题。其实原因就出在前后两条子线的长度差太多,导致调钓出现问题,所以一定要保证同一组钩型的子线误差不超过1个钩,用点心还是可以做到的。(这些子线都是我老公绑的,我就是盗个图)。
有人说子线太长了不好,容易打结。确实是这样的,那么多长最为合适呢?竞技钓中对竿长和子线长是有限制的,通常都是限竿4.5米,子线35-40厘米,所以那些竞技比赛的人总是用40厘米的子线,探出身子、厥个屁股在那钓,就是希望钓的越远越好,毕竟一寸长一寸强。野钓和休闲钓中没必要弄那么长,又没人限制你竿,嫌短了干脆换个长竿就好啦...推荐20-25厘米即可。那为什么不能用10厘米特别短的子线。因为子线太短,虽然不宜缠绕打结,但是钩触底后铅坠离钩太近,大鱼会有警觉。一条1斤的鲤鱼至少要在野外生存2年以上,不仅要躲避肉食性鱼类的攻击,还要识别钓手、网工、电工的击杀,还得吃东西活命,真的很不容易,它能活下来那一定是有非凡的警觉性。所以子线不要太短,否则大鱼不易上钩。
饵料方面其实没有太多的细节可以剖析,春秋红虫浓腥、夏季腥香果香偏清淡,蚯蚓玉米万能,冬季别钓了...基本上就是这些了。野外水域的鱼无人饲养,基本上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所以只要这个饵料鱼儿发现不是有害的,它都会去吃。嫌开饵麻烦担心开不出好状态,那就直接空心颗粒或者皮筋颗粒,简单粗暴,什么鱼都能钓的到。肉食性鱼类会挑食一些,但也不是百分百一定钓不到。我老公用皮筋颗粒钓过一条9两左右的鲶鱼就足以为证。
但是用颗粒钓鱼或者用颗粒打窝有一个缺点是,颗粒钓饵不留鱼,颗粒打窝相对发窝慢,别的没什么。钓鱼打窝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俗话说:”要想鱼上岸,就得粮食换。“我老公钓鱼的窝料比较丰富,因为不知道用什么好,所以就每样都准备一些。比如多种味型的大米小米碎米、五谷杂粮、谷芽、颗粒,还有粉状底窝。每样都弄一点搅拌均匀,兑少量水能揉成团抛到窝点即可。打窝的要点是少打、勤打,否则物极必反。
有一次钓鱼打窝遇见一件趣事,我和我老公在打窝作钓,旁边的钓友没打窝。我们这边在频繁上鱼,而相邻钓友只是慢蹦。后来相邻钓友收拾东西走了,临走时还很抱怨的说了句:”最讨厌往河里什么都扔的“...真的好奇怪啊,这都什么年代了,智能手机微信不用,非得用诺基亚小耿耿发短信呗...钓鱼打窝非常有必要,你不打窝也能钓到鱼,但只能钓些溜达鱼;打窝后聚鱼留鱼才能连竿,能用省时省事的方式还何必苦等。
钓鱼小药这个东西可以用,但不推荐各位钓友花高价钱买各式各样的小药,这只是广告商的炒作而已,会有效果,满足钓友的依赖之心,但不会那么神奇,如果真的那么神奇,那全国人民都是大师了。小药无非就是各种氨基酸、诱食剂,再加入果味无害化学试剂,从中起到对鱼的吸引和聚诱作用。我老公在网上买了食用级的糖精、苹果酸,还有2份复合氨基酸。糖精和苹果酸我都吃过....糖精就是特别特别甜,苹果酸加糖兑矿泉水简直就是和苹果醋饮料一个味,就是没有色素而已.....(自从那次试喝之后,我再也没喝过饮料)化学试剂真的是太神奇了...小药的成份无非也就是这些东西。一包几块钱最多十几快钱250g-500g,按照百分之几的比例兑水开饵即可使用,去年夏天买的,估计今年都用不完。试想你买瓶小药几十块,几次就用光了...完全没有必要。
再说说鱼的特性和一些简单的钓技心得。想钓好鱼首先得了解鱼的习性。鱼儿都是成群活动,并且是按照个体大小的成群活动。鱼儿有专门休息的地方,也有经常觅食的地方,中间的路径我们称做鱼道;而且鱼儿从来不吃独食,当它发现某个地方有吃的以后,它会“回家”跟“朋友”说:“走,我发现个地方有吃的,我带你去看看”。当鱼知道这个位置有吃的,它就会经常会来这里光顾,有些人去水库作钓也习惯提前一天打下重窝,次日再来作钓。如果你只是周末休息才能去钓一天,那就要适量打窝,既不浪费,又能保证鱼获。所以就要勤打窝,就是要保证你的窝子里一直有吃的;然后要控制好窝量,窝量太多也不行,这样连窝子都吃不过来鱼儿怎么会发现你鱼钩上那一小颗饵料呢。但是有些钓友不习惯打窝总嫌闹小白鱼;刚刚已经说了,鱼儿是根据个体大小成群活动的,只有小鱼进窝后大鱼才会发现:“咦?那里怎么回事,走我们过去看看”。其实你在钓鱼的过程中会发现,开始闹小白鱼,慢慢的不闹了这时候上钩的鲫鱼就变多了。这是因为鲫鱼群进窝后小白鱼就都吓跑了...你上学的时候不是这样吗,一群低年级的小豆包在玩滑梯,当高年级的学生一来,小豆包们就都撤退了...人这样,鱼亦如此。上午开饵作钓闹小鱼,慢慢的不闹了开始鲫鱼连竿,等到中午下午了口就变的特别慢,这时候一部分钓友就坐不住了...看到别人还在连竿,自己东一躺、西一躺,左换一个位置、右换一个位置,换来换去仍旧一无所获...钓鱼是锻炼心智的,口变慢的时候要注意观察。你看是真的一口没有,还是偶尔会有闪动。这可能有2种情况:如果上饵抛竿5分钟了浮漂一动不动,那可能真是窝子吃没了鱼散了,这时候适当补点窝子;如果是时不时的浮漂闪动,那么恭喜你,大鱼进窝了!大体型的鲫鱼或者是鲤鱼进窝了,所以中小个体的鲫鱼就都走了。高年级的学生发现:“哟,操场上来一群初中生在踢球,我们还是赶紧走吧”。大鱼吃饵非常谨慎,它不会看到东西立马就吃。它会围着饵料转转,确认没问题会尝试着吸进嘴里后瞬间吐出去,这个时候你的漂象就是快速的一目下顿然后瞬间恢复。经验少的人会以为又是小鱼闹钩...这个时候你要沉住气,不要着急提竿否则必然空枪。连续打上几个回合的空枪后大鱼也就吓跑了,你以为是小鱼闹钩,其实是与大鱼失之交臂...所以你要等,等连续几个1目下顿后,鱼儿会觉得:“哦,这个没问题了,可以吃”当鱼儿把饵吸进嘴里不再吐出后,你的漂象会呈现出干净利落的3目下顿或者直接黑漂,这个时候提竿刺鱼十拿九稳!脱钩切线跑鱼那另当别论,最起码你的思路是正确的。
钓技的提升是在无数次的提竿、入护、跑鱼、切线中总结出来的,我老公是2018年6月才开始跟朋友一起钓鱼的,而且每次钓鱼我基本上都会陪着他。从夏天到秋天,从蒲河到浑河,说是一年其实满打满算才钓了4个多月,而且我们也只是周末有时间了才会出门钓鱼。这期间我老公一共钓过3条稍大点的鱼;一条9两左右的鲶鱼,是用皮筋颗粒钓的。这条鱼唯一的遗憾是我当时并未在现场见证...当然,这条鱼是个意外,但是也能证明鱼儿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挑食,饿急眼了还是都会吃的。
第二条是9月初在蒲河钓的一条一斤二两的鲤鱼,这次我有发过帖子的。这条鱼是用空心颗粒钓的。
第三条鱼是中秋节那天在西峡谷钓的,6两多不到7两。那天钓到2条鲤鱼,我钓了一条3两多的小鲤鱼宝宝,走之前就放了...
鲶鱼不算,那是个意外。这3条鲤鱼上钩的时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在中午1点钟左右。我那条是先上的,当时特别高兴,还再气我老公,说我虽然钓的少但是创造了一个纪录。结果纪录保持了都没有半小时就被他打破了...很气...其实就像我说的那样,早上来了开饵整理装备调钓,打窝闹小鱼,慢慢的平静了,到口慢了,到大鱼上钩了。凡事都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相信会有早上一来就上大鱼的,其实那就跟鲶鱼一样,只是个意外而已。所以钓鱼人切记心浮气躁。开心娱乐而已,不要跟自己较劲。
提竿的时候要分析好,什么是真信号,什么是假信号。多学多问要比自己闷头琢磨提升快的很多。其实提竿空枪这个跟性格也有关系,有的人眼疾手快,浮漂刚刚一动瞬间就提竿刺鱼,我老公就是这样的,结果不是空枪就是锚肚子上来的,很残忍...然后有的人就太过于沉稳,浮漂上下乱串像跳舞一样,人家依然稳如泰山,就非得闷个大黑漂了才肯提竿,结果不是脱钩就是跑鱼。这两种都不可取,快的再稳一些,稳的在快一些这样才能保证命中率。为了支持老公的钓鱼事业,把我的小饰品盒也奉献给他做配件盒了(哭泣)......
钓鱼这项运动确实很有魅力,在我老公的带领下我也逐渐爱上了这项运动。但是不能玩物丧志,男人要以事业家庭为重,钓鱼归根究底只是个玩。你不管老婆孩子出门钓一天鱼,其实跟你坐在家里玩一天吃鸡玩一天王者荣耀没啥区别...你想在钓鱼界有所做为靠它赚钱,不是不可能...只不过想成为李大毛、华绍新、崔哥、刘松松、张同富这样的人,真的很难...你得有时间、有钱、有精力,还得有团队。你的团队得在区域比赛中取得成绩后才会有厂商关注你的俱乐部,才会有人关注你。每年全国一级竞钓大师积分榜排名第一的人才有资格晋级特级大师;二级竞钓大师积分榜排名前二的人可以晋级一级大师...所以真的很难很难...
带上家人远离城市的喧嚣,抛开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走进大自然感受山水之美,坐享垂钓之乐。最后奉上ps美照一张,愿所有钓友大鲫大鲤,哈哈!
不错 不错
子线打不打结,弯不弯,跟提杆手法,无倒刺钩卸鱼手法,都有关系!子线总长度(没绑钩)35到40还是有必要的,一个是诱鱼(子线摆动时间长),一个是遇到大鱼不容易秒切(跟个人手法有关系)短子线秒切几率大。短子线适合闹小鱼使用,目的是子线摆动时间短,到底速度快些!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特么的,这不是我照片么
好的,收到。涨姿势了
好想有个你这样的老婆,丑点胖点矮点都无所谓
学习了
这哪是家属,简直是竞钓大师,在此陌拜。晚上回去给媳妇看看,相信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最后问一句,你家兄台现在还钓鱼不?神贴,顶一目!
钓的,五一能去吧。最近风太大了
这媳妇还有没?预订一个
鼓励鱼获放流!蒲河浑河鱼都不好吃越钓越小!
学习了,钓鱼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你很有心啊,你老公钓鱼,你帮助总结经验做法,文笔流畅的很,还是个美人!祝贺!
把美去掉……
开始愿意带回家,后来的都放了……
既有文采,又有文才!佩服了!
此文必须收藏!
谢谢赞赏
大师啊,我要多看多学了
小姐姐文章精髓
最近去哪钓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