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星漂也称蜈蚣漂,有三颗浮漂的,也有七颗浮漂,甚至八颗的。七星漂最早是搭配朝天钩使用的,主要钓草洞等鲫鱼聚集在地方,在塘底淤泥比较多的情况下也比较适用。后来发展到铅坠与钩分开的方式,铅坠两边各一枚太空豆,这样可以调整铅坠的位置,更加灵活多变。七星漂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钓草洞上,用单钩通线,减少挂底,因为没有额外的伸出部分也很少挂水草,配合传统长杆使用,定位更加精准。
二,可能在我们的映像中,传统七星漂买来都是成品的,铅坠是固定大小,不需要调漂。在实际垂钓的时候也能钓到鱼啊,为什么需要调漂呢?可能在鱼口生的时候或者鱼情好的时候我们的确能钓到鱼。从一些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鲫鱼是在吃到饵后抬起头后我们才提竿,在漂像上的体现是回漂。但是随着我们钓鱼大军的扩大,你会发现现在的鱼不再那么好钓了,鱼儿个个都成了老奸巨猾的主了,尤其是大个体的鱼。它们将饵吃到嘴里,但并没有完全吃进去,稍微感觉有一点不对劲立马将饵吐出,这也导致我们提竿空空。所以我们就要更胜一筹,追求七星漂的灵敏度,让鱼的每一口咬钩都能体现在漂像上,尤其是细微的轻口滑口。
三,调漂。这里以七颗浮子的漂为例,如果浮漂吃铅量小的话,我们可以用两颗太空豆来替代铅皮座,将铅皮直接裹在太空豆上面。先整体下拉浮漂,确保鱼钩处于半水状态,然后调整铅皮的重量,使铅皮能将五个浮子拉入水中,只留两粒浮子在水上。这就基本上完成了调漂,在实际运用中,如果我们让第一个至第四个浮子在水中的话,这时铅皮躺底。如果让第五个浮子在水中的话,这时铅皮轻落底,这时候是最灵敏的,有什么轻微的动作都能体现在浮漂上。如果想钓半水的话,就将最后个浮子往下拉。这时铅皮就处于半水状态了。如果想钓浮就把七个浮子全部赶到一起就行了。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