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钓友们,在初入垂钓之路时,经常会遇到浮漂给到你们的各种讯号,即为漂相。那么在它变化多端的讯号里,我们应该如何去判断,何时提竿呢?今天就这个问题,米老师和各位大师们,来进行一番探讨吧。
犹记我刚开始钓鱼的时候,看到浮漂有顿口就拉,时不时拉上来就是劈头盖脸的失望。那就是因为在复杂的漂相下,我不懂如何去判断最佳的拉杆时机。
1、
浮漂入水伊始,经常会出现在水面抖动的情况。表现为幅度较小但是频率很快,在水面中荡起一圈圈波纹。此种情况大都是餐条之类的表层鱼,在截杀下落的饵料。但是由于此时浮漂没有翻身,线组并非是一条直线。所以此种信号,我们不能获取太多信息。仅提示杂鱼闹窝严重,多不建议扬竿。此时的台钓技巧则是适当拉大饵,或将饵料打粘,或改搓饵,或选择吃铅量较大的浮漂,以快速穿过鱼层。
2、
钓浮漂翻身至到位这一段距离称为行程。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浮漂翻身后下沉,直至到达我们设定的钓目。在这一段距离中,浮漂到位速度有快,有慢,这与浮漂的形状有很大关系。但是下沉速度可大致看为匀速(其实是加速下沉,但是浮漂漂尾的目数间隔会越来越大。越接近漂尾一目的距离会越宽,所以我们肉眼看见下沉一目的时间都差不多。也就是我们认为的匀速或者接近匀速下降)。
此时常出现的漂相是,下沉速度突然减慢,或者突然加速几目又回归原来速度,再或者直接加速至黑漂。此时情况亦是中下层鱼类在截口,使得浮漂发生异常动作。我们可以抓这些口吗?当然可以,一般放弃减速的情况,而主抓加速的中途或者黑漂之后。
这里为什么不抓加速结束的瞬间呢?还是那句话,这种加速可能只有几目的距离,所以在抓加速的中间,算是扬竿。鱼竿牵动鱼线刺鱼的时间,也许恰好是加速结束的时间。可以试试抓这个时间点。
如果钓友没抓住这些加速,然后浮漂又缓慢到位了该怎么办呢?这又是一个台钓技巧。首先,我们要确定鱼钩上还有没有饵料。具体确定方法为,浮漂到位过程中出现加速后,又以正常速度到位,马上轻抬竿。观察钩上是否有饵料残留。当然,会怀疑因为这一小小的截口就无饵料的,大都是用拉饵的钓友。只要我们扬竿后钩上还有些许蛋白纤维的残留,那么在我们扬竿前,钩上一定还有比较可观的饵料残留,可以放心的继续作钓。中下层截口的,可不一定是餐条之类的小杂鱼哦。逼急了鲫鱼,翘嘴,鳊鱼之类的也都是很疯狂的,所以虽然截口时的加速没有抓住,饵料到底后很可能马上就继续给口。
3、
作钓行程取与舍。行程时作钓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我们可以依据鱼情来选择是否作钓行程。也就是说,通过装备的选择来延长或者缩短行程的时间。当水库中有一定数量的翘嘴,大眼鳊等喜欢截口的鱼种。或者气压比较低,底部鱼类上浮时,我们就可以选择钓行程。具体台钓技巧为,开一块松软的饵,加长子线,选择细,轻,小的线组。选择一支吃铅小,漂身短,漂肚大,漂尾长的浮漂。
具体远离为松软的饵在水中物化较好,可以持续诱鱼,而且利于鱼的入口。细小的线组在水中摆动会更加自然,也更利于鱼在饵运动的过程中将饵吸食入嘴。吃铅小的漂会使得线组下沉速度减慢,而同样,大漂肚会增加浮漂到位时的水阻(同时也会增加浮漂出动作的水阻,但能使信号更真实不是吗?鱼都开始截口了我们还怕那一点点的水阻吗)。
长漂尾是可以增加行程的距离。但是,如果当时作钓水域里充斥着餐条,麦穗等大佬,钓行程完全就是肉包子打狗。这时的台钓技巧就要改为增加饵的粘度,减少子线长度。选择一支吃铅量较大,漂身较长水阻较小的浮漂,可以大大缩短行程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