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钓鱼喜欢打窝,噼里啪啦若干斤,然后就死等,专钓这一窝鱼,有时效果并不太好,此外还要不断续窝,既麻烦又费事。如果在钓鱼前,先观察钓点地形地势,判断出鱼必经之路,摸着鱼道钓鱼,可能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垂钓,历来就有“三分是钓技,七分找鱼”之说。俗话说得好啊:人行久了成为“路”,鸟歇长了粪为途,鱼道见鱼泡,所以,任何生物的活动都会留下些许痕迹的。
所谓找鱼道,个人方法是这样:到钓点,不要打窝,切记切记!然后拿出四米五的杆,装好钓组上稍硬饵,依次先由深水逐次到浅水进行反复试钓,每次一两分钟,一旦有口,要再次该点试钓,若再有口吃钩,一般可定位鱼道,同样方法试两到三个点,经反复几次,就会找到某个点的鱼口特别多,或许就是鱼道,而且非同反响。
鱼不但有鱼道,鱼还有天然的窝子。比如:早春低水温期鱼聚滩扎草的时候较多,亮水打窝诱鱼效果不佳;盛夏中午大鱼归深归心;秋鱼爱扎旮旯;冰钓最好寻草等等,一定都是有规律的!各季节:清晨、中午、夜晚鱼都喜欢在什么地方呆着?其转移路线就是鱼道,跨季节,鱼同样有大迁徙的鱼道。
个人建议,七八米宽的河渠,鱼道一般在中间,十米以上的河渠,一般在离岸三到四米处。钓前先用钓具试钓并探底,如是流水,要找流水与缓水交界处。蒲草要比芦草好,蒲草中的鲤鱼较芦草中的爱吃钩好钓,不同水域,底情也不尽相同。
①深水处的点:要选择土坑、坡与平面的交接处。
②浅水处的点:要找深坑、深沟。
③地形多变的点:要找小块平坦、平道。
④平底处的点:要找有沟、有坡、有坎的地方,尤其是坡与平面的交界处,有沟有坎,是鱼的必经之道。
各位钓友,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交流。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