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钩眼
钩眼有很多种,既有带眼的,也有扁头的,无论钩眼是何种状态形状,它的作用只有一个,防止打结的钓线滑脱。
2、钩柄
钩柄是钩眼以下部分至钩弯的一段。钩型的不同,正是体现在钩柄的长短上,如丸袖型与伊豆型相比,丸袖型钩柄较短,而伊豆型的钩柄较长,两者的形状近似,唯一的区别就是前者是短钩柄,后者是长钩柄。前者多用于挂面饵、米饭粒、红薯块等颗粒,而后者则便于使用虫饵蚯蚓,也便于摘钩。
3、钩弯
钩弯的种类很多,因各种钩型的不同而言,有圆形、方形、流线型。伊势尼型钩与龟背形钩能胜任钓大鱼,主要就是这两种钩的钩弯相同,承受的拉力大,鱼中钩后,钩背主要承担了鱼的大部分拉力。拉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钩条的材质粗细,还取决于钩弯角度的大小。如果钩弯较大,钩门过宽,这样钩的拉力也会大打折扣。
4、钓尖
鱼钩钩尖要求锐利。因为它是最先作用于鱼的嘴唇。如果钩尖迟钝,在钓者扬竿时鱼钩不能迅速穿透鱼唇,而达到钩牢的目的。钩尖内侧有倒刺的钩,其穿刺速度不及无倒刺钩,但一旦钩中鱼很难脱钩。
5、钩门
钩门也称钩口。钩门的大小与钩形的大小成正比,一般钩号越大,钩门越大。在钓鱼实践中,钓者滑钩大鱼,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钓钩的钓门过窄 ,钩尖穿刺不能深入到位,鱼的挣扎力道只作用在钩尖的部分,而导致钩被拉直,不能使钓钩发挥整体作用。
6、钩喉
钩喉也称钩底,指钩尖至钩底的深度,它主要的作用是减轻钩尖所承受的拉力。当有鱼中钩时,若鱼中钩部位位于钓钩钩底,鱼的拉力强度会被分散在整个钓钩上。若是钩底较浅,鱼的拉力会集中在钩尖,这样很容易导致钩尖被鱼拉直造成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