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漂翻身的速度跟下底速度没有必然联系,调钓也只跟触底时的快慢有关。正常情况下,下底速度只跟比重有关。钩,饵,子线,主线,太空豆,铅,铅皮座。这些都影响比重。首先确定目标鱼,钩饵也就固定了;然后尽量用细的子线主线,太空豆和铅皮座能不用尽量不用。极限时,我只用漂座的两个太空豆,铅皮座用金属带8字环的,在不走水3米深的情况下,我用吃铅1g的漂。
当然,我所说的只是一种思路,不要单纯的加大吃铅量来增大整体的比重。
然并卵
吃鹅
你是钓鱼钓傻了啊,以前钓鱼没那多讲究也能钓,讲究了图啥?灵敏不代表能钓到鱼。钓鱼是以能上鱼为前提,以尽可能多钓过目标鱼为目的进行调整。铅量存在很有必要目的就是为了绷直鱼线让信号能够更快传递过来。有失有得,以失去一定灵敏度为代价,让信号能够更有效传递出来。所以钓鱼最大的误区就是计算灵敏度,你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能让有效信号尽可能的明显的显示在你的面前
我不是渔夫,不是为鱼获而存在。漂的目的是什么?灵敏才能更真实,有效无效不是线组顿能表达的。
对于钓鱼这个过程来说,铅量越小越灵敏,但是物极必反,人需要识别信号才能抓口,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需要付出代价就能获得到的东西。铅量如果不能有效拉直鱼线,鱼吃口就会丢失,形成无漂相起竿有鱼。况且小漂一目的口,换上大漂未必达不到一目。钓鱼不是追求极致,而是寻找合适区间段中最合适的点
不去识别信号,那用着手竿台钓是什么事?下个网出点钱,鱼获是什么东西???
灵敏只是钓鱼的一个因素而已,手竿台钓也只是一种钓法而已,能上鱼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比赛直接比谁的线组最灵敏就好了,有什么意义?
饵料钓法运气之类不说的话,谁对漂相理解更细更深更透,那抓口就更准确
水深对于钓鱼人来说是个影响,但对于鱼本身来说,它就是生存在那个环境下的。绝大部分情况下说,都是我们在适应环境适应鱼,了解本质才能有针对性的改变。
我赞同你对调钓的理解
你只需要一只吃铅量0.3克的浮漂就可以了,什么铅坠对你都是多余的,只要饵够重你还要铅坠干什么呢?你只需要一只和体积和绣花针一样的浮漂就可以了,因为你认为体积小就可以战胜一切了
钓长竿是不是要用望远镜
自己顶一下
水深三米,吃铅1克
影响下底的因素一是重量,二是铅坠入水位置。这么说不知道你能不能懂。
你可以用力向下砸,那当然不一样了
灵敏是灵敏3.6米还行,7.2米我怕扔不出去呀,顺风还有可能。
给你给打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