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壁厚
很多钓友拿到鱼竿,第一就是先把后堵拆下来,看看切割面是否平滑,壁厚是否均匀,实际上商家早就知道这个套路,他们直接在每一节的尾端再多包上几层碳布,然后机器打磨一下。本来很薄且不均匀的杆壁就会看起来非常均匀、厚实。应对方法:我们可以用一个专用的游标卡尺伸进去测量实际鱼竿的壁厚(每一节的中间),对于广大钓友来说,大家可以对于最粗的2节,用食指尽可能的伸进去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感受一下杆壁是不是真的均匀,不过这个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二、听声音
对于鱼竿素材有要求的钓友,会用金属轻轻敲打竿身,素材好的竿子的声音清脆,反之比较沉闷。这个方法对于大部分鱼竿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这几年裸碳鱼竿的普及,以及“黑心”包碳杆的出现,此法已经不再有效了。这里特别和大家说一下“黑心”包碳鱼竿。其实,一般钓水库的鱼竿都会做成包碳。内层是玻璃纤维布增加鱼竿的强度,外层用碳布增加鱼竿的硬度。现在还有种纳米硼布,比玻纤布要轻,比碳布要强韧,也是种很好的材质。这样,玻纤布和碳布本身的好坏以及配合比例,就决定了一支鱼竿的手感和价格。但是有些商家,把相同的手法用到了一些“抢鱼”的高端硬杆子上,这就让人唾弃了。
三、看重心
大家都知道,重心越靠后越好,使用起来也更加轻松,所以原来很多厂商的设计员都会平衡鱼竿的前后端的壁厚,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尽量重心后移,不重头。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前两节的鱼竿材料要远好于后几节,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