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转帖】诱鱼的五个绝招

野钓壹号2014-08-03 10:01:30

诱鱼的五个绝招

  一、动态诱鱼:很多鱼都爱吃“活食”,台钓就利用鱼的这一特点,把饵操作成不停地动着的状态,借以诱鱼。投饵时,把钓饵投到竿加线的最远点,钓饵入水后便像小虫一样悠悠晃晃在水中“游泳”,从入水点到到垂钓点。然后饵坨开裂,散开、雾化。雾化后,粉末像无数小虫在钓点的“窝子”里“飞舞”,引鱼吃饵(海蛇船艇,享你所想)。

  二、以钓饵为诱饵:如果水中的鱼很稠密,而且食欲非常旺盛,垂钓时就不必打大窝,仅以钓饵代诱饵就行了。“钓饵代诱饵”的方法是:每次投钓饵都准确地落在入水点和钓点上,过一两分钟便提竿起钩(不管是否有鱼吃钩),有意识地把钓饵抖落在钓点上,让其雾化作为诱饵。这样投饵次数越多、钓点积饵越来越多,窝子越来越大(当然鱼也要吃掉一部分饵)。如果经常双鱼吞钩起双鱼,说明窝中鱼非常多,可以不必急于大量投饵,还可把钓饵减小至绿豆般或大米般大小。但此时也应高度警惕,由于饵太小,鱼会“散伙”而游往他处。要注意添饵“留鱼”。“以钓饵代诱饵”的打窝法是在养鱼塘最常用的钓法。其难点有二:1.饵料掺水量要适度,若太湿,投饵时饵坨容易在半路脱落;若太干,入水后不易雾化、浪费时间。初学者应“宁干勿湿”。2.投饵落水点一定要准确,每次必须投落在同一个点上,最忌东几坨西几坨,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

  三、重饵打窝:一般的钓鱼比赛禁止重饵打窝,更不允许把饵捏成大坨用手投入水中,因为这样会影响他人。但实际上,在上鱼情况不太好的情况下,打重饵大窝在比赛中是经常出现的。因为饵坨较大、较松、易散,投饵时可以不必从“最远的入水点入水。可以轻轻地从钓点的垂直点入水。落水底后,便立即抖散使其雾化,每次垂钓开始前,可以投上成窝,垂钓途中,可视鱼情随时“补窝”。一般情况下是鱼少时多用饵,鱼多时少用饵。当上鱼率明显减少时,表明窝中饵太少,便应及时补饵留住鱼,保持继续上鱼。

  投饵量的多少、投饵的勤与怠,是“打大窝”的关键,也是难点。投少了、怠慢了,诱不来鱼,留不住鱼,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机遇;投多了,太勤了,饵料过剩,诱饵淹没了钓饵,鱼只吃诱饵不吃钓饵,搞成了白白浪费饵料,自己给自己帮倒忙。“重饵打窝”饵的用量必须根据鱼情慎重揣摩,千万不可盲目滥用,必须掌握好分寸(海蛇船艇,享你所想)。

  四、逗诱:当窝里的鱼已经很多,然而鱼的注意力却集中在诱饵上,热衷于诱饵而钓饵受到冷落时,——鱼星泛滥却无鱼吃钩时,或者由于水底淤泥较多常把钓饵淹没时,便可用“逗诱法”对付。其具体操作方法是:钓饵落入水底后过几秒钟,将竿提起,后拉十几厘米,使浮漂上升一二目,然后放下还原。再过几秒钟,又将竿提起,过一会再放下……反复进行。使钓饵像小虫在水底跳动。鱼必然容易发现,一旦发现,以为是活食,便会猛追抢吞。

  五、跟踪打窝:我们钓鱼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水底打好窝后等了很久都无鱼问津;我们也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上午某钓点打窝钓鱼,效果颇佳,鱼连连上钩,可到了中午鱼越来越小,直到完全销声匿迹,用大量的好的诱饵也不能将鱼唤回窝中。鱼到哪里去了?天气的变化、水温的变化、溶氧的变化等等自然因素经常影响着鱼情的变化。鱼在水底,绝非一成不变。哪里的条件最适合自己的生活,就往什么地方跑。鱼若不在底层,很可能是到中层、上层或其他安乐窝去了。当鱼已离开了底层老窝时,无经验的钓者茫然不知,却固守阵地老等,白白浪费时光,实在可惜。而有经验的高手就能迅速敏锐地判断出鱼的去向,比较准确地知道鱼迁移的层次或处所。于是便迅速使出“追踪打窝”的技巧。例如,如果发现了鱼在水的中层,便立即把浮漂往下拉,使钓钩往上提,并在中层抖几团诱饵,把鱼聚集于窝中,然后在中层钓之。在中层或上层打窝的饵料,应选择比重较轻的粉料。这样的饵料在水的中、上层停留的时间要长些。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占沙发,也来学习学习

很久以前

不错,学习了!

很久以前

好 支持一下

很久以前

佩服佩服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今天没有分加了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转帖辛苦了

很久以前

学习了不错

很久以前

学习了····

很久以前

不错学习了哦

很久以前

不错学习了

很久以前

不错,满分支持一个!

很久以前

大拇指顶一个!

很久以前

学习了,不错

很久以前

不错,支持兄弟了

很久以前

太有才了啊

很久以前

佩服佩服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学习了

很久以前
1/2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