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电商是枯燥的,我们的朋友很多,但都是千里之外的你们。每当夜深,无以慰藉,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求共鸣。看到好处,点亮红心,语过之处,还望指正。
今日有钓友想从我处入手一支xx钓竿,问:“它的经典尺寸是几米的?”这个问题经常会有钓友问起,而我却实难回答。同一款鱼竿往往设计了好多的尺寸,各尺寸的持感肯定是略有差异。因为我工作的特殊性,好多款鱼竿的尺寸都摸了个遍,所以觉得这个话题还是有发言权的。
在网上有很多钓竿的评价,我觉得评价的内容只是某个人的看法与观点。比如调性、硬度、持感等。不知何时“经典尺寸”这个词语被好多钓友所认可。试问某款竿2.7-8.1m有十几个尺寸之多,你都有使用过?实际上他可能只有评价中的经典尺寸,亦或是他根本就没有此竿,只是看到了其他人的评价而已。除了渔具店,很少有人会把一整套的钓竿全部买下。即使全部买下,那也是为了钓鱼,而不会是专门为了写评价。
每款鱼竿的设计都是针对某种渔情,而并非单一的尺寸。比如鲫鱼竿:它玩的是手感,轻、细、软;鲤竿:综合性能强,黑坑竿,硬、上鱼快;大物竿:结实、结实、结实。
某款鱼竿的“经典尺寸”是4.5m,论持感4.5m没有3.6m的轻。论钓重,它没有5.4m的钓重大。难道这款竿4.5m的钓鱼会比其他尺寸多了?钓友们在选竿的时候,不要迷信某个尺寸,而是要根据自身装备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垂钓环境、渔情的了解去选择合适自己的尺寸,别人对尺寸的建议未必适合你,甚至会误导你。希望广大新手钓友能明辨是非,也希望那些“经典尺寸”评价者能手下留情。
钓鱼是我们友谊的桥梁,祝所有钓友朋友都能珍惜垂钓之乐,友情之美。
精辟,见仁见智,各需所求就好。
辟精
老王这是又弄开理论课了,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