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可能是人未老心老的原因吧?
否则谁年级轻轻老想着回忆过去哪!
自古名人写回忆,
都是写自己干过伟大事业,
亦或写自己干过对社会有影响的一些事和物。
咱就一世俗之人,
那就写写自己的业余爱好——钓鱼这无所谓无之事。
打小一农村人,生活在一远离城市落后小农村,那时候唯一去过,所谓见过的大世面的地方,就是小镇赶集了。
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男孩子的业余生活就是玩卡片,玻璃球,下河游泳之类。村里的孩子父母几乎都外出打工了,用现在的话说,我们这一代全部都是留守儿童。
最激动人心的就是,快过年了,外出打工的也都回来了,年前的一次捕鱼最热闹!家家户户都出来看捕鱼,人多的站满河的俩岸!最后每家每户都能分到好多大鱼!这个活动一直到现在每年都进行捕鱼分鱼!
那时候全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老年人在家种田带孩子,我一直都没看到过村里有一个钓鱼的!都在忙于挣钱!
直到我上小学了3年级,一天我日常找我朋友玩,他比我大一岁,我俩同一个班级念书,一看他家里没人,我就喊了他一声,他听到应了我一声,说在屋子后面钓鱼。
钓鱼?拔腿就飞快的往他家屋后跑去到底怎么回事,只看到他坐码头上,手里拿着一根70公分的小竹条,目不转睛盯着水面。
只见他一提竿,就中鱼了,鱼在水中各种乱窜,然后提上了岸,取下鱼。叫我给他送到他家门口的水缸里,他继续钓。
我用俩只手牢牢抓住,赶紧往他家跑。生怕鱼没水会死,还没跑多远,鱼一挣扎就从手上摔地上了。
现在想来,那时鲫鱼真的大!俩只手抓鱼,鱼不挣扎还好,鱼一挣扎,必抓不住!刚送回去,他就又钓一条上来。那天我就在他家屋前屋后,来回不停地送鱼。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吃过早饭,立马往他家跑,果然还在钓鱼。
聊天中得知,鱼线是买的学校门前小卖部的,5毛钱一套。可惜那时放暑假,小卖部关门了。
关于钓鱼的技巧,也是他打听的小卖部老板。用糠打窝,面食做钓!看到浮漂动就说明鱼在吃饵。就这些简单的几点,我们每天都能钓好多鱼!
后来又出现这样的引鱼宝,1块钱一袋,第一次他买回来,也不知道该怎么用,特别的香!加上贵也不太舍得用,我们就做面食时加一点里面!用蚯蚓粘引鱼宝,都感觉没什么特别的效果。
一次垂钓,他突然提出用煮熟的米饭垂钓。抱着试试的心态,我俩一个下午钓了100多条鲫鱼。就用米饭粘引鱼宝做饵。当然那时鱼也多。
再后来市面上还没有出现红虫时,我们就已经在河边挖淤泥找红虫做钓。那时的我们也就8、9岁,也不知道这虫子叫红虫。那时也是在河边摸河蚌摸出来红色的虫子,感觉和红蚯蚓一样,也是抱着试试的心态。还真好用!
那时候没手机网络,电视也没有钓鱼一类的节目。现在想来他对钓鱼的用饵这一块,真的可以说是个天才!可谓是无师自通!现在想来真传奇!
由于长期垂钓,断线断钩都是常态,我也跟他后面学会绑钩,用鸡毛做漂制作线组!绑钩的技巧,来源于鱼钩线组后面的图片教学。
这一盒鱼钩当时5块钱,满满的一盒用剩这几个,看铅氧化程度,就能看出年头不少了。
当然有天才就有蠢材,一起钓鱼的还有一位,目前一起垂钓20多年,目前绑钩还不会!关键鱼瘾还比谁都大!
就这样,钓鱼一直陪伴着我们度过了儿时的时光,直到高中后,再也没机会钓鱼了。偶尔的月假,还是会钓了玩玩。一年也钓不到俩、三次了
现在的我们也都各自成家,天才去了无锡安家立业,我和蠢材在老家结婚生子。虽一年见不到几次,但是每次见面,都感觉就像一直生活在一起的感觉,没有一丝的陌生感,当然聊的最多的还是关于钓鱼!哈哈~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重点培养接班人了,每次看到我鱼竿,就非要拿,不给就哭,台钓竿不要,非要路亚竿,别看他小,拿路亚竿的姿势还真有模有样。ヾノ≧∀≦)o
板凳
钓鱼去吧
大师自小就比一般人优秀,儿子也一样,果然虎父无犬子
引鱼宝我还没见过呢
真的假的啊,10几年前就有了
好久没看到你发帖子了。说句实话
最近太忙了公司
那时我应该20岁了,还停留在蚯蚓钓鱼中
最早出来的商品饵,我们这里有的卖的就引鱼宝了。粉末的,贴别香。很小的一袋子。
写的好,人未老心老有体会
泰州老乡帮顶,坐标泰兴
好一篇回忆文章!
不敢打他哦,简直小皇帝的纯在,我不理他都要给我妈骂。
最近看你老是钓鱼,羡慕啊
谢谢
不孬!
儿时熟悉的味道
鸡毛做的七星漂
你口中的蠢材莫非不在钓鱼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