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钓鱼新人如何掌握调漂?简单三步走

北京刘一条2019-02-19 19:04:57

现如今网上各种大师讲解调漂视频,看的新手是云里雾里,越看越迷糊,越调越钓不到鱼,甚至有新手直言:还不如不看呢!反而弄的自己不会钓鱼了!(此时新手内心独白~卧槽,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首先咱们先不讲那些大师为何要将一个简单的调漂方法讲的如此繁琐,如此复杂化,是为了绕晕新手?还是为了彰显自己的钓技?总而言之给钓友呈现出一种,虽然看不懂但是一定要让你感觉我很厉害的样子!甚至将调漂方法进行神化。

但凡是钓上两年鱼的钓友站在水边随随便便就能教会你,闲话少叙,直接进去主题,新手看好了!

调漂分为三步

第一:找水深

第二:下拉浮漂一漂深

第三:修剪铅皮到达你想要的目数

第一步找水深的操作方法,首先我们在铅皮座上卷上足够的铅皮这个铅皮的重量要超过你浮漂的浮力,也就是完全能压沉你整支浮漂的铅皮配重。

然后抛竿入水,调整浮漂露出1目(一格)此时铅皮座肯定是到达水底了否则浮漂不会露出目数,那么现在你就知道了,从浮漂立起来1目的水平面到铅皮座的这段距离就是你的水深对吧!

第二步下拉浮漂一支浮漂的距离,新手此时会问我听大师说下拉超过子线10公分的距离,那么好你记住了,以目前市面常用的浮漂来讲基本都超过了40公分以上,但是却很少有新手用超过40公分以上的子线。而你下拉一漂深足够超过你子线的长度即可(浮漂短于子线另算)。

第三步修剪铅皮,抛竿入水,但由于你下拉一漂深的缘故此时浮漂一定会被沉重的铅皮拉入水中沉漠,这就对了!哈哈

好了拿出剪刀开始修剪你的铅皮吧!一点一点修剪直到浮漂露出水面达到你想要调的目数为止,然后往后快速拖动鱼竿将浮漂拉入水中,再立即恢复看看浮漂从水底浮上来是不是你想要的目数,如果是,那么此时你的浮漂已经调好了!至于想调几目就要看你自己了(调漂的目数具体要根据水情鱼情来定,避免绕晕新手此时不做描述)

虽然浮漂已经调好了但是此时还不能钓鱼,由于我们下拉一漂深的缘故,外加我们剪掉了铅皮的重量,此时浮漂的浮力已经将铅皮和子线拉离水底,也就是说此时的子线和铅皮是悬浮在水中的,而我们要垂钓的多数是底层鱼,所以我们要进行下一步找底。

搓饵挂双钩上,然后抛入水中,只要你搓饵正确,此时饵料的重量必定会再次将你的浮漂拉入水中沉漠,这个时候上推浮漂,一点一点推,直到你挂上双饵浮漂露出来了,那么就说明钩饵一定到底了,至于钓几目要看你自己(不做过多描述)

当新手还不懂所谓的水情和鱼情的时候,个人建议:新手调钓,虫饵最好是调平水钓1-2目为好,优点是好调漂容易找底,容易抓口,此时的浮漂信号多数是上送的漂相,看到浮漂顶起来就提杆即可。粉饵根据浮漂,如长尾漂调5-8目钓3目左右,以后能更好的理解调钓。

这里有个前提,就是根据水深和线组选择号数(吃铅量)合适的浮漂。这个也简单,抽空再开一篇帖子吧!

注意:此帖只针对新手调漂,大师请绕道而行,感激不尽!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受教了

很久以前重庆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Lumou

受教了

很久以前北京

说的不错,不过还是常见的半水调漂法,不过你把最后一步“第四”俩字去了而已。

很久以前青岛

哈哈,哥,你说的对就是半水调漂,不过我刻意绕开半水调漂,要不新手会问到底啥是半水又会进入一个死胡同出不来,然后我把调漂与找底分开来讲,这样新手更好理解一些,哥不信你可以仔细回头想想当初咱们调漂的时候,是不是也是扎进个胡同就出不来了

八十万空军总教头

说的不错,不过还是常见的半水调漂法,不过你把最后一步“第四”俩字去了而已。

很久以前北京

就是新手看到那么多步骤就怕了,所以分开讲也对。不过我可是真的想到过一个三步调漂法,你可以看看我发过的帖子

北京刘一条

哈哈,哥,你说的对就是半水调漂,不过我刻意绕开半水调漂,要不新手会问到底啥是半水又会进入一个死胡同出不来,然后我把调漂与找底分开来讲,这样新手更好理解一些,哥不信你可以仔细回头想想当初咱们调漂的时候,是不是也是扎进个胡同就出不来了

很久以前青岛

哈哈,我经常看到你引导新手,说的特别好

八十万空军总教头

就是新手看到那么多步骤就怕了,所以分开讲也对。不过我可是真的想到过一个三步调漂法,你可以看看我发过的帖子

很久以前北京

受教了,会好好学习

很久以前北京

共同学习

菩提猫_喵

受教了,会好好学习

很久以前北京

感谢

很久以前成都

你这是空钩调?我这看小崔的调法,开始把我都整蒙了,最近才懂。还是你这个简单

很久以前成都

当然是空钩调,很少会用上带饵调漂,所谓的空钩指的是钩上不挂饵调漂,而并非不带钩,这个你要理解

绝命毒师之尹先生

你这是空钩调?我这看小崔的调法,开始把我都整蒙了,最近才懂。还是你这个简单

很久以前北京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