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鲢鳙大型攻略
一、鲢鳙的习性特点。
“鲢鳙”分白鲢和鳙鱼(又叫花鲢、胖头、大头),白鲢和花鲢其生理习性略有不同。鲢鳙属于虑食性鱼类,喜欢集群活动在深水区水体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平时多生活在江湖、水库等较大的自然水域中,适宜水温18-30度, 这是它们的共性。区别有:①性格上白鲢性情较急躁,极易受惊跳跃,而花鲢性情较温和,行动迟缓。②在食性上白鲢以水体中的植物藻为主要食物,而花鲢则更加广泛以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桡足类为主要食物,兼食多种浮游生物藻类。③气味上白鲢喜欢酸甜并带浓呛味和花鲢则喜欢带呛味的酸甜臭。
二,钓位的选择
钓位的选择是垂钓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钓鲢鳙的钓位选择首先要观察风向,要选顺风或偏风的钓位,尽量避开顶风的钓位。再看水深一般陡岸的深水处比较好,再根据食物丰富程度,如:回风湾等水面有藻类积存的地方,有网箱养鱼的位置,或有生活废水排入口的附近都是鲢鳙的好钓位。
三,出钓时节
由于鲢鳙最适宜水温在18度30度之间,因此垂钓鲢鳙气温应该是越高越好。所以钓鲢鳙主要是在夏季,特别是在比较炎热的盛夏选择晴好天气的白天出钓收获最好,一天中从上午10点到下午6点是钓鲢鳙的最好时段。也有钓友喜欢夜钓鲢鳙,但夜钓效果远不如白天。当然在晚春和初秋季节也可以钓鲢鳙,如果饵料对路鱼情好也有很好的收获,但还是比盛夏季节要差。钓鲢鳙除了要选择晴好的天气之外,还要注意风向和风力,一般来说要选择三级以下微风或偏南风的天气,这样的天气一般气温较高,如果是三级以上的偏北风天气大多是比较凉爽的降温天气,这种降温天气比较适合钓鲫鱼、鲤鱼、草鱼等,而不适合钓鲢鳙。
四,钓具钓技的选择
手竿和抛竿都可以钓鲢鳙。但要钓大鲢鳙就必须使用抛竿。因为体型较大的鲢鳙都在离岸边较远的深水区,手杆就算上了大鱼也控制不住。手竿钓鲢鳙的优点是:可以有更高的抛竿频率,形成雾化区,便于诱鱼,而且钩组灵敏,上钩率高,特别是溜鱼的手感那是抛竿无法比拟的。在钓法上不管用什么杆都应采取浮钓,线组用大力马,或者五号以上的尼龙线,钩组用爆炸钩最好,但要略加改动,改动的方法是:将托饵器周围的钩子相应剪去几个,只留两到三个钩子(以防相互缠绕),但下钩必须保留,再在每个钩上穿上绿豆大的一个小白色泡沫粒。垂钓时将饵料搓在饵簧上,入水之后饵料雾化散落,鲢鳙在吸食散落的饵料时,由于钩上有泡沫粒,增加了水的阻力极易随水流被吸入口中,且因为钩尖裸露,鱼再想吐出时已经无能为力了,出现的大多是黑漂,提竿即中鱼。出现顿漂、大送漂、连续点动、平移等漂相时也要及时提竿。浮漂最好使用4号陀螺型短尾立式浮漂,抛入水中后,只要钩上有饵,漂就会直立或斜立水中,钩上无饵则漂就会平躺水面,便于观察及时换饵,其性能远优于球型漂。
五,窝料饵料配方
垂钓鲢鳙用饵要突出两点:雾化与味道(突出酸甜或者酸臭)。
窝料:一般用价格低廉的豆腐渣用方便袋密封,放在太阳下面暴晒几天,使其充分发酵出酸臭味,长有蛆虫效果更好。使用时配上一点白面充分搅拌,透向窝点可以快速聚鱼(打窝时注意应慢慢连续抛投,使窝点形成白茫茫的一片雾化区)。
添加剂:鸡骨发酵水或者大葱韭菜发酵水(开饵时加入垂钓鲢鳙效果绝对给力)。
鸡骨发酵水制作步骤:将吃剩的鸡骨用沸水浸泡杀菌,然后装进干净无菌的瓶子里密封,放在阳光下暴晒,发臭后可用。剩下的可以留在瓶中常年保存。
大葱韭菜发酵水制作步骤:将大葱和韭菜按照1:1的比例(如一斤韭菜和一斤大葱)。洗净晾干。再用料理机搅碎(也可用菜刀切碎),装入干净无菌的瓶子密封。再放阳光下暴晒,等发酵出大量臭水可用。
饵料:
1,商品饵:①浮钓鲢鳙+蓝鲫比例3:1+白粉适量(加添加剂)
②酸酵鲢鳙+南北鲫比例2:1+白粉适量(加添加剂)
③鲢环阵+蓝鲫比例4:1+适量白粉(加添加剂)
④风暴鲢鳙+大胖头比例1:1+适量白粉(加添加剂)
⑤花白鲢+大野战918+蓝鲫比例6:1:1+适量白粉(加添加剂)
自制鲢鳙饵料:
①首先将玉米面跟白面以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浇入清水捏成窝头形状蒸熟;蒸熟放凉后揉成渣密封;再将密封袋放到阳台上暴晒两天;等饵料发酵变酸之后就可以使用了。这款饵料既可以当钓饵,也可以当诱饵窝料,一举两得。
②准备材料:两斤玉米面,半斤麸皮,半斤白面粉,二两白糖,少量蜂蜜。
具体做法:先将以所有材料放到一起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当清水搅拌均匀后,捏成馒头形状蒸熟,蒸熟后放凉然后捏碎成渣,放到密封袋里密封,之后将密封袋放到阳台上暴晒三天即可,当鱼饵变成酸甜臭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