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钓鱼人都喜欢把漂调成顿口中鱼、就是喜欢那种感觉、但是好多人包括本人对调漂都了解的不够彻底、每次调漂都要搞半天也没搞明白、这些时每天都在百度上查、自己又实验、得出以下经验、望大家指教、
当漂相不好时钓手都会调整浮漂,而往往是调得略钝后鱼吃食的下顿更明显了。很多人都以为是漂与饵坠钩之间的平衡力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导致,甚至还有些人以为其中有什么神秘的力学原理。
其实调漂后导致下顿明显,完全是因为鱼在双饵的状态不同时进食的欲望有别,因此行动的坚决性不一。通过调漂,最直接影响的是饵当时的状态,很多鱼是不习惯水平着身子进食的,因此钓双饵悬垂时往往中鱼的是底饵,通常情况下,双饵离底非常难钓上鱼来,因为鱼不喜欢吃这种状态的饵。
大大的误区在于很多人只注意线组的灵敏度,这个错误很大。只要水线是拉直的,坠是悬空的,则子线略微弯曲根本就不会导致鱼吃食时漂的迟钝。因为:子线在水里的瞬间运动是尽量选择不切割水体的,沿着线方向的阻力远远地小于线切割水的阻力。
在水里拽住线头,即使是往与线垂直的方向猛然快速拉一下,线首先产生的运动是沿着原来的线状态前进,而后才慢慢地切割水体。在子线的周围都有水,就象一层子线外的“硬管”一样包裹着子线。即使子线微微有些弯曲,鱼吸饵瞬间,水里的线组都会瞬间减少一截(因那截进鱼嘴里了),从而漂信产生一顿的现象。
为什么大鱼吸食漂的下顿沉稳且目数较多,而小鱼吸食往往漂的下顿反而强烈就是这个原因。大鱼根据自己吸食的习惯,因嘴大吸进水量多,轻轻一吸水流就会把饵带进嘴里,因此,大鱼是轻轻一吸。而小鱼则总是担心自己吸不上饵,所以用力吸,漂象就是强烈一顿。
不同的饵状态引起鱼的进食欲望不同。躺底的饵对底层鱼而言是最理想的,但是底层鱼吸躺底饵的习惯也是最用力的。因此,多数时候,双饵躺底,而鱼进食的方向又是不触子线的时候,饵从底被吸起时就已经拉动漂,只是这时由于漂和坠的重量导致速度未跟上,当线组运动的速度最快的时候,也正好就是饵刚进嘴闭唇时,漂信看上去就会突然一顿。若鱼比较活跃,用胸鳍朝水底扇动激起涡流缓慢带起饵而后顺势吸食,则漂相才表现为缓缓升起一目然后一顿。
同样长度的一只小鲤鱼和一只小鲫鱼吃饵,若按照线组灵敏程度来解释,则漂相迥异的情况是无法解释得通的。鲤鱼进食通常是漂升起高高的,然后突然下顿2目以上,即黑漂。同样大小的两只鱼,难道鲫鱼含在嘴里,鲤鱼直接从嘴吞到嘴里去了?其实不过是扇鳍的力度和吸食的力度不同从而引起线组在水里瞬间前进的程度不同罢了。
不要想太多了,调灵出口出得好,超炖口超肉
我只认为水中静止的漂在怎样情况下以最小的力能使它摇摆起来而且钩已在鱼嘴里!
相互学习
学习了
非常不错的见解,赞一个! 先说一下漂向出现的各种状态:1、线体在水中垂直阻力远小于水平方向的阻力,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关,台钓法出现顿口基本是一钩触底,一钩悬,底钩出现顿口较明显;2、传统钓法基本是双钩躺倒的,钓太钝了的漂向出现有三种:顶漂(送漂)、移漂(走漂)、沉漂(类似顿口);3、钓离底时,漂向实际是比较虚的,漂向较杂乱,受水流、鱼儿游动等影响因素多,一般动作幅度较大,空枪多,适合鱼情上浮离底或截口;4、钓一钩躺底,一钩微触底,漂向平衡,出口反而会更多的是顿口。
你会疯的
是自己想当然的还是通过实验观察的?
自己实践报告
还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