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气温上升,加上不少人都放了年假,许多钓鱼爱好者又纷纷驻守各大江河垂钓,不时有人钓获大鱼。
比如湖北一位钓友“周老板”,在长江一条支流夜钓时,钓获一条一米多长的“大黑鱼”!
这条鱼浑身漆黑,但并非平常所说的黑鱼、乌鱼(即乌鳢)。
而且这条鱼尖嘴叉尾,看起来非常的奇特,“周老板”怀疑这是一条中华鲟!
“搞了半天才(钓)起来,晚上看不清是什么鱼,带回家感觉有点像长江鲟(中华鲟)...”
这位钓友说,他也是第一次在长江里钓起这种鱼,隐约觉得有些像是国家保护动物——中华鲟。
因此,他也是不敢贸然食用,当晚也是养在家中。
这是中华鲟吗?
从体型判断,确实很近似,不过,野生的中华鲟在长江里已经屈指可数,钓获的概率极低。
而且,近年来有不少放生者,往长江里放生俄罗斯鲟、北美鲟等外来鲟鱼种,这些外来鲟鱼跟中华鲟很像,很难区分。
钓友“周老板”钓获的这条“大黑鱼”,很可能是一条被放生外来鲟鱼种,是可以食用的普通野生鱼..
不过,保险起见,也是建议这位钓友最好联系渔政人员,确认过后再决定食用、放生,毕竟每一条野生中华鲟,如今都是珍稀无比!
注:
中鱼率较高的漂相:
缓缓上升后下顿:浮漂到位后,稳定下来,出现缓缓上升,而后短促有力地下顿的情况,即鱼吃钩正常,一般是“标准”的咬钩信号,建议立即提竿。
当浮漂上升时,要准备提竿,看见浮漂下顿就瞬间扬竿;而上升后没有下顿,但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停留,建议也要迅速提竿。
小送漂:冬季鲫鱼的较为常见的一个漂相,浮漂从原始位置,上浮一到两厘米左右。这种情况多是小鲫鱼在吃钩,或者是天冷,鱼儿吃口轻。
移漂:移漂是指浮漂在水面上,保持了一定的倾斜度,稳定的朝着某个方向移动的表现。一般是有大鲫鱼上钩了。移漂的幅度越大,大鲫鱼的概率越高,提竿时应该是轻拉慢拽,根据鱼类的前进方向,牵引鱼类的活动范围。
锤子鱼,不上图,已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