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竿选择长竿,要根据鱼群离岸边的距离来定,一般要使用7.2米以上的鱼竿,分量尽可能的轻。选择长竿的目的是因为这种鲫鱼,都是远离岸边,短竿很难够到。线组配置短线,这样方便把鱼钩送到鱼群中间,线太长操作很不方便,一般线组在2.5-4米之间,选择线的长度要根据你的鱼竿长度来选择,大约选择鱼竿长度的三分之一比较合适。
线组搭配: 方法一、此法以钓鲫鱼为主,线组搭配强调“小”。此外,还要结合所钓鲫鱼的个头大小。一般使用主线0.8-1.0,子线0.4-0.6,甚至还可以更细。但是,太细的主线和子线容易缠绕,卷曲,不太方便使用。线组的配置同竞技钓,八字环、铅皮座,保险丝缠绕在铅皮座上。不使用浮漂座,用七星漂的浮漂代替竞技浮漂。七星漂可以选择3-7粒,穿到主线上(需要几枚要根据七星漂的浮力大小选择,数量尽可能的少)。主线不可太细,因为七星漂很容易滑动,这样使用起来很麻烦。之所以选择七星漂,是因为七星漂短小,很适合在表浅水层使用。而台钓浮漂太长,用来钓极浅的水层,显然是不可行的。
方法二、七星漂、一根通线、一只鱼钩,在距离鱼钩2cm处加上一点保险丝,作为铅坠,也是可以的。 鱼钩要选择有倒刺的鱼钩。由于杆长线短,如果使用无倒刺鱼钩,在提竿的时候,鱼儿容易脱钩。钩型不限,长柄的袖钩钩要好些,方便使用虫饵。 鱼饵使用面饵,虫饵都可以。最好使用虫饵,春季用红虫、夏秋季节用蚯蚓或者蝇蛆。商品饵也可以使用,效果也不错。但是,换饵操作太过于繁琐,不如虫饵来的方便,一上一次鱼饵可以钓好几条鲫鱼。 铅坠的重量要小,建议用细保险丝。如果使用铅皮,不容易控制重量。很小的一块就可能大于浮漂的浮力。如果使用最细的保险丝,调节起来就比较精确。 调漂方法,带饵调漂。如果是三粒浮漂,水面水下各一,调节到中间那粒浮漂正好贴在水的表皮最为恰当。其余数量的七星漂,依次类推。 钓法其实很简单,哪里有鱼哪里钓,追着鱼群走。垂钓的水深在30cm以内,甚至10cm以内都可以,要根据鱼层的实际深浅来调节。垂钓的时候要注意隐蔽,尽可能悄悄的走到鱼群的附近,动作幅度不要大。提醒钓友,千万不要惊吓到鱼群,一旦惊跑,你还要等上一段时间,鱼群才会再次出现。将鱼饵悄悄的递到鱼群的附近,或者送到你看到的最大的鲫鱼附近,放下鱼饵,静静地等候鲫鱼吃钩。
之所以不用戳拱钓法,是因为:
1、没有浮漂作为判断依据,端着长长地鱼竿,要想让鱼饵停留在某个水层是很难做到的。一不小心鱼饵就会没入深水,观测不到鱼儿吃钩的状态。
2、长竿做精细操作时,竿稍抖动的厉害,很容易惊跑鱼群,远不如用浮漂固定水层来的方便。 提竿的时机选择在浮漂黑漂的时候提竿,给吃钩的鲫鱼足够的时间把鱼饵吞进嘴里。过早提竿,容易脱钩。有一点要注意,送漂的漂相很少是鲫鱼吃钩,很多都是白条、小杂鱼闹钩。
为什么会出现黑漂上鱼,分析其原因。个人认为是因为鲫鱼浮在水的表层,吃到鱼饵之后不是向水面上游动,而是向深水安全区游动,所以应该是黑漂才是鲫鱼吃饵。而白条和小杂鱼的特点正好相反,吃饵后向水的表层游动的意识更强烈些,因此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还有,钓到几条鲫鱼之后,鱼群肯定会受到惊吓,躲开原来的摄食场地,游到一边继续吞食漂浮物。不要担心,只要锲而不舍的追踪过去,一直钓到到这群鱼不再浮上来为止。天气闷热或者春、秋天晴空万里的时候,会出现大批鱼群漂浮在水面上。那可是这种钓法大展神威的时候,这种机会千万不要放过,绝对会让你大丰收。 此钓法还可以用在水草洞中钓鲫鱼,方法一样。只要你能看到鱼群,鱼饵入水就会有鱼吃钩。这种钓法和台钓相比,实战意义更明显。因为这种状态下的鲫鱼,使用台钓钓浮也无能为力。比较之戳拱,个人感觉要方便的多,操作起来更稳定,技术难度明显降低,很容易就解决了钓超浅水层的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