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原创首发]初探漂亮的三亚角:惊喜多多!
[原创] 初探漂亮的三亚角:红石斑报道!
【原创】今天钓鱼参军,捡了点漂亮小贝壳!
[原创] 初探漂亮的三亚角:偶遇跳跳小精灵!
【时间】2019年01月12日
【钓场】鹿回头山脚 海钓
【天气】25~~29℃
【人数】3人 另有其他钓友约10余人
【路程】单程约20公里
【工具】小车+步行
【钓费】野钓免费 海钓
【钓时】9:30----18:00
【钓竿】3.6米远投、手线
【线组】1.6mm尼龙丝、1#大力马,13#钩
【钓法】远投、浮游、手线
【饵料】大虾 秋刀鱼 沙蚕
前文有说:
海滩、海水、礁石、游艇、浮潜、海藻、石斑、珊瑚石、钓鱼人、跳跳鱼~~
总之一句话:
惊喜多多,风景这边独好~~
游艇穿梭频率不低:
大概十分钟就差不多有一趟经过,
每次都要抛起大浪,将海藻不停的翻卷,
难怪钓友说:早8点后鱼口就稀稀拉拉不好咯~~
海藻还是很鲜嫩的,
近边的漂亮鱼群和海龟可是不少,
听钓友说,手竿都总能钓到。大家都蛮自觉,
一般都是断线走人,
也有拉上来的,拍几个照片都是放生咯。
难怪那些浮潜的游人泡海水里一待就是一天啊~~
这个小礁石就是我的阵地
小红石班就是在这里上的
俗名叫 石九公的小家伙~~
左手边悬崖上的钓友走了好几个,
剩下了他们三个在坚持,
其中两个是我的同伙~~
这是我们的竿阵,
这位老兄好像一共架了六、七挺长枪;
还有一位钓友好像是三把长枪~~
选没有游艇的时候,
给我的鱼竿来个poss照,
每次的浪涌都要维持好几分钟下能消下去~~
自小红石斑上来之后就一直没有了动静
既然鱼口不好,
我又开始到处转转,
随手拍拍拍
前边的游艇还是来来去去的~~
回身位置就是这个沟壑,
是刚刚跨过来的地方,
下面有水流,中间有石头,
缝隙里的大青蟹不少也不小~~
看这只悠哉悠哉的爬行,
一边挥动两只大钳往嘴巴里送东西,
好像一点也不害怕我的手机
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学名青蟹,
反正其背部是青色的
,好像钳子和腿部也是青色的~~~~
这个是螃蟹壳,
好几次都发现岩石上有这个完整的躯壳,
是不是他们有上岸脱壳的习惯啊~~
拿在手里来一张,
对照看起来还不小吧!
这个红颜色是褪壳形成的
还是这个是“红夹子“
青色的那个是”青夹子“
请知道的来说说是不是一种
哈哈,
虽然有点“八肢不全”
但还是蛮漂亮的咯
哪里来的回哪里去,
放回岩石上再来一个留念~~
这个就是活的红壳子咯,
自由自在地在海浪与岩石贝壳的交接位置觅食
虽然相机像素不怎么高,
但是我还蛮努力的靠近去拍,
这螃蟹还真的不害怕耶~~
这个位置是一个岩石上的圆形坑,
下面再有一个圆石头,
海浪稍微大一点就能把这里全部淹没。
看里面的螃蟹真的好多啊,
这水底下的,岩壁上的,缝隙里的,
应该不下二十个吧~~
感谢各位热心观贴:
美丽三亚角:好多不怕人的螃蟹!
更多分享,敬请期待!
发帖有心,顶贴有意,我们都是快乐的钓鱼人~~!
真心不是青蟹,青蟹属于梭子蟹科的,典型的特征是蟹壳呈卵圆型,最后面的两支脚异化为浆状,游泳能力强,攀爬能力稍弱,故不喜欢攀爬较陡峭的岩壁,多待在泥沙底的地方,更喜欢泥多的地方,比如红树林。你找到的蟹和壳倒是同一种,活着的时候是绿色,脱下来的壳是红色,因为刚脱完壳的蟹整个都是软软的,包括蟹钳,很容易被天敌攻击,所以它们有落潮的时候到潮间带礁石上脱壳的习性。
螃蟹真漂亮
还有,石斑是鲈形目鮨科,石九公是鲉形目,比较常见的褐鲳鲉是鲉形目平鲉科,这种鱼终身不离开礁石,礁石边钓到的红色的嘴巴大大的小鱼多是这种,有时也有笛鲷科的,石斑很少有幼苗颜色鲜艳的,常见的东星斑要等长大了才会变成红色。
方蟹科粗腿厚纹蟹
这是好地方啊。
楼主文采不错,不过对钓鱼人来说关心的是鱼获,没有鱼钓再好的风景都没有心情欣赏。
钓鱼钓了一小时!发表文章用了3小时!
上鱼获…
哈哈,渔获都是一时的,享受的是过程啊~!
哎,谁叫我们 喜欢呢
多谢多谢 解惑咯~~
嗯,楼主看来是真的行家,学习啦
哈哈,楼主这个有点 不好 接话了,没渔获,初级阶段 ;看渔获也是,啦啦啦~~
多谢钓友顶贴
整体感谢大家的热心围观,多多感谢咯~~
领地巡视,留下印记~~
天天踩一踩 自己 家 的 菜园子 ~!
领地巡视,留 下脚印
新春愉快~!
天天签到钓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