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钓友认为调漂很难,每个钓鱼人都有自己调漂方式,其实钓鱼中的调漂很简单,其道理只是简单的浮力平衡的原理。作为资深的野钓老司机,我要告诉大家调漂分调目和钓目,调漂中的调几目就是浮漂几目的浮力和水下线组铅坠,子线钩等平衡,调漂中的钓几目就是反应钩饵在水中的状态,从而就会有钓法是钓灵还是钓钝。
调目的状态
钓鱼中的调漂有很多种,调漂中的调几钓几到底该如何理解,就拿调漂中最常见的调4钓2来说,你怎么调4目呢,每个钓友都有不同的调法,比如半水空钩调漂,第一步骤都是重铅找底,然后是下移浮漂到半水位置,通过修剪铅皮让浮漂落出4目,这就是调4钓2目中的调4目。钓友要明白这个调4目的状态,也就是浮漂的4目的浮力和水下线组的水线重,铅皮座重量和子线空钩的重是一个平衡状态,如果有任何一个重量改变浮漂的目数就发生改变。如果你是没有子线钩调3目,那么也就是浮漂3目的浮力和水线重,铅皮座整体重是平衡状态,其中的道理很容易理解!
钓目的状态
调漂中的钓目是反应钩饵在水中的状态,从而影响着钓法的灵和顿。调漂中钓目和调目是有相互关系,调漂总共分三种关系;调高钓低,调低钓高和调几钓几。其钓目改变调目让钩饵的状态改变,钓鱼中的钩饵的状态无非也就三种,双钩饵离底,一钩离底一钩躺底或触底,双钩饵躺底,钩饵的状态不同我们钓法的灵和顿就有所不同!
野钓调漂中比较常见的调几钓几来说,如果是调2钓2是空钩调漂的,钓2目的时候就会加饵料的重量,饵料重量就会改变浮漂的目数,饵料重量让浮漂的目数小于2目,如果钓友要钓2目,必定会上移浮漂,让钩饵触底来减少重量,让浮漂的2目的浮力能平衡水下所有的重量,这样钓2目就是直接反应了钩饵在水中触底的状态,这就反应钓友钓法的灵敏度!
钓鱼中的调漂原理是很简单,只是每个钓友的调漂方法都有所不同,调漂重点是清楚调目和钓目在水中的状态,调漂主要是通过浮漂的目数改变来认知水下钩饵状态!钓鱼人调漂目的是为了根据不同鱼情,让我们钩饵在水下状态不同。野钓多以钓钝为主,钓钝无非是钩饵躺底,如果你要钓灵些就让钩饵离底即可!
新手钓友要学习调漂可以从调目和钓目开始,明白其中道理之后,其操作就变得简单。以上是我个人调漂经验,如有不懂或者有不同的见解,我们可以一起相互探讨,希望我分享的调漂技巧能帮到更多钓友!
钓几目要加饵料的重量吗?
学习。老司机!!
漂尾的粗细不固定,每一目的长短也没有标准,不同鱼钩下压漂目也都不一样,所以调几钓几就是个笑话。商家为促进消费搞了竞技钓,却连基本的东西都说不清,悲哀啊!
说的很透彻,就是这样的,必须赞一下!
个人最大困惑其实是各个季节选用线组大小以及适用的漂,钩,以冬季野钓鲤鱼为例,老钓友用的都是0.8配0.6(也有1.0+0.8),秀4最多秀5,同样漂也是鲫鱼漂,钓灵或钝就看个人喜好了,主要还是冬季野钓时,鱼口极轻,线组,漂稍大看不出漂像来。
真的无法同意你的观点!告诉你一个事实:1989年,台湾钓鱼名人会一行6人,应邀到大陆参加钓鱼比赛后。这次比赛中的第一场钓鲫赛于5月6日在杭州举行,名人会6人包揽了前6名,而且第六名的成绩,把第七名的大陆选手甩开了一大截儿——当时估计,如果台湾出10人参赛,那么前10名都是台湾选手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北京的选手们更加用心去准备比赛,甚至连续几天去赛场熟悉各种情况。遗憾的是所有的这些努力都白费了!5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钓鲫赛中,前6名再次被台湾名人会的6人包揽。如果按照你的观点,怎么解释?
这个是真的!内地钓友惨败!
一个钓组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平衡状态的表现形式。改变其中任何一项,就会产生另外一个平衡形式。
是啊,也正是从此以后,大陆钓友才开始真心重视台钓法
商家或者一些垂钓名人,为了受利益的驱使,单独夸大某一个配件的作用。钓组整体的灵与钝,是因为,浮漂,太空豆,铅坠,鱼钩,还是饵料的比重它们其中之一能决定得了的吗?就太空豆来说,两个太空豆可以不可以锁定浮漂,铅坠可不可以不用太空豆。钓鱼界还有多少坑谁知道哪
你说的和我说的没相关性。而且我认为钓鱼是人和鱼的对弈,所谓的人与人之间的比赛,我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精彩,评论精彩
自己理解透了,抛竿一试便知
你说的对,其实主要是看鱼情,小时候我们都用竹竿粗线,鸭毛做漂,几分钱的鱼钩加上牙膏皮,挖几条粗蚯蚓,搬个小板凳,随便到哪里钓个小半天就能有大半篓鱼,放在今天,高级鱼竿,神奇钓饵,顶级钓箱座椅,钓个一天煮汤的鱼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