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鱼儿吃口小,相信野钓一般都钓的饨点,但有时漂未见动作,提竿却钓中一尾鱼。窝中有鱼、饵料对路,然而为何鱼吞饵却不见浮漂动呢?相比来说调平水钓一二目,或者调二目钓二目,调三目调三目等等,究竟哪种调法更适合冬季野钓,请教各位大师了,谢谢!
灵钝是相对的看的是个在水下的状态,无漂像中鱼多为下钩中鱼,是由于钩距过大造成(或钓的过钝),轻口建议缩小钩距,放小子线,钓顿一些,主要是解决挡口问题
个人理解:小钩细线,调灵钓顿,也就是有口不要马上打,吃准了再提杆,至于几目,野钓真不讲究,保证钩到底,子线处于比较直的状态即可
子线太直会不会挡口?
谢谢,一般两倍钩距差不多不?
个人非常赞同一楼观点,除了考虑饵料状态,钩距和子线长度也不可忽略。还有一点,浮漂如果是加粗尾,钓目一般不可超过加粗的几目的一半,因为加粗尾吃铅量会更大,需要自己测试。
调低钓高只是冬钓的基本调钓规律,常用的是调平水钓一二目,但不可拘泥的。无漂相而中鱼,显然是偏钝了,就应该时着调钓得灵敏些,比如从调1钓1试起,直到理想的调钓状态
谢谢,是不是调1钓1相对调2钓2要钝些,越往上越灵些?
调目越高越灵敏,钓目越低越灵敏
比如加粗一目的话钓半目?
所以要小钩细线并保证到底,而且鱼儿在底层就食是靠嘴巴吸食,仔细观察浮漂会发现漂相上下小幅动作,就是吸食的动作表现
朋友说的对!小钩细线小漂必须解决到底的问题。
大师们都说档口。那就是吧!
跟我之前发的一样。而且上的鱼肯定是鲫鱼对不,我现在总结了下,一般半水调漂至一目,挂重铅找地,钓个五六目,小钩细线,子线不要太长,我之前用的50长的子线也出现这情况,后来手绑30的漂像好多了。
蚯蚓红虫调平水钓二三目,粉饵调二三钓二三。
哦哦
现在我都是0.8+0.4,3号袖,子线也差不多30公分对折。
学习
冬季换甩竿了
如此认真,必成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