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请问垂钓时,使用拉饵或者搓饵的时候,如何判断钩子在水底的状态,大概一下就好
老铁,能简单介绍下不
没有针对鱼种,完全野钓
下钩触底取决于饵重,上钩触底取决于钩重,钓目>调目+钩重-饵重=上钩触底,钓目>无钩调目=铅坠触底(八字环触底)
一般都是4米5的,主要是钓拉饵钩子在水底是一触底还是一触一躺,子线弯曲程度
饵料在水底的情况,取决于①调目;②钓目及其确定方法;③饵料比重;④上饵方法;⑤无钩调漂情况下的钩重。剩下的就是做加减法了。比如无钩调8目,双钩重2目,双饵重4目,8-2-4=2。此时钓2目则双饵离底,钓2目1线则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
看不见 只有猜!
买个调漂桶自己观察
空钩调漂是不是平衡了铅坠的重量和双钩的重量,既然平衡了为什么还要考虑钩的重量?无钩调漂永远不可能把铅坠拉起来!至于空钩调漂可不可以通过下移浮漂钓离底,只有猜了!
调6目用拉饵钓4,5可以吗
不把调钓的道理搞清楚,说再多的细节也只是“授人以鱼”!台湾师傅早些年以“调4钓2”为例把台钓法传到大陆,结果,现在多数人在一味地坚守着“调4钓2”而不知道变通
我一般不使用调4钓2,那只是个基础理念
1.正因为带钩调漂才更要考虑钩重,因为钩子的重量在浮漂上,举个例子,同一只浮漂同样的调目钓目不同的大小的钩子,灵钝是不同的(钓浮除外),2.无钩调漂只要钓目不大于无钩调目,铅坠永远是悬着的,3.任何时候你只要懂得调钓原理,钩饵在水下的状态都不需要去猜了
台钓法刚刚传到大陆的时候,调4钓2确实用得很广泛的。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最初台湾的大师就是以此为例传授的;二是当时的台钓漂几乎清一色的7目
潜水下去一看便知!
是的,我只是想大概知道拉饵在水底钩子的状态,调6,7,8目钓4,5,6目,子线弯曲程度
还有拉饵垂钓,可以根据上鱼判断钩子趟地或者触底吗
不会游泳
打湿
1.想准确知道个在水下的状态,调目,钓目,钩重,饵重,缺一不可,少了这四个条件中的哪一个能说出来的都是靠猜(胡说),2.上钩触底时下钩子线肯定是弯曲的,在上钩没有完全失重前,上钩子线不纯在真正的弯曲,只有双钩都失重后才能达到双子线弯曲
呵呵,慢慢你也会变打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