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休假回老家河南,忙里偷闲去河边过把钓鱼的瘾。
刚过完5.1国际劳动节,天空淅淅沥沥的飘着小雨,怀着万分兴奋的心情骑车前往多年来我梦牵萦绕的小河。下了柏油大路,推车经过200米泥泞的小路,终于到达了我童年在这里钓鱼游泳的小河。天哪,怎么变成这样了,以前两米左右的水深现在变成了一条泥沟,水的颜色也变成了褐色,水面上长满了水葫芦和其他叫不出名的水草。这个河段在我记忆里是一处深潭,上下游部分清可见底,河底都是沙子,一群群小鱼在近岸的水草边游来游去,深潭正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钓鱼游泳嬉戏的乐园。可是现在20多米宽的河面被野草铺满只剩下河心的不足两米的一道水缝.......长话短说,在感慨之间我已找到一个能够下钩的草洞,抓紧时间打窝(麦麸加曲酒泡的小米)支杆上饵(红蚯蚓),此时心情非常激动,此时的我衣服已经淋湿,早已全抛脑后不顾了。我耐心的等待着,半个小时过去了,浮标一动也不动,窝子里也不断的有鱼星冒起,我提竿重新换上鲜活的蚯蚓,一个小时过去了,浮标像钉子一样定在水面上,苦苦等了两个小时浮标只动过一次。已经过了中午了,热情已退此时感觉到肚子开始叫号,身上无法忍受的寒冷,收兵吧,空军而返。
因为不了解水域情况犯了低级错误,记忆中整条河就这个水潭鱼最多,那个时候尤其小雨天气一个上午鲫鱼、鲇鱼、嘎鱼都要钓个3-5斤左右,转天去邻居家串门才了解到,由于学校的扩建,校园内的生活废水都通过水道排入此段水域,鱼很多,但是由于水肥有剩饭剩菜吃,所以鲫鱼根本不要钩,再加上这些年电工,药师,工业污染鲇鱼和嘎鱼(黄顙)基本绝种。呜呼哀哉,我一个钓鱼老手却犯了这样一个低级错误。
由此可见,到达一个陌生水域,了解水情和鱼情多么重要。转天跟随和我童年时的钓鱼伙伴沿流而上只差几百米,天壤之别,上午9时支杆下午两点回府,我自己渔获大约4斤野鲫。在此提醒我的钓友朋友们,一定要了解水情和鱼情,有目标性施钓,预祝所有钓友出钓满载而归。
沙发,进来顶一下。
谢谢分享
支持一下
很给力!
不错,支持一个!
谢谢 分享 大家
不错,支持了
学习了,不错
空空更健康
呵呵……那鱼呢?
在这样下去20年,中国没有野钓场存在
顺其自然吧
支持一个!
什么情况
支持一下
支持一下
水太肥了,鱼没食欲啊
环境改变生态失去平衡
谢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