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好久没冒泡了,出来吹吹牛

战神阿安0002019-01-13 11:53:22

并继随笔: 续言:严格说,这篇帖子应该算不上钓具评测范畴,但是它绝对是从钓具的实际使用中提炼出来的。群众路线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这个帖子正是基于这个目的——钓了那么多年鱼,用了那么多鱼竿,写了那么多体会,但是有什么实际的建议没有?有什么心得体会是可以直接帮助到钓友的?我现在就围绕这两个问题,简单直接得汇总成这个主题,相信你看完后绝对会有所收获,或者你对昂贵并继竿的“偏见”会得以修正。对于渔具的讨论,本身也是钓鱼的乐趣之一,欢迎大家跟帖交流:

        一、并继的5不买:1.以鱼获多少来定义钓鱼乐趣的钓友别买;2.以抢鱼为目的的钓友别买;3.以玩黑坑为主的钓友别买;4.过分追求硬度的玩家别买;5.把鱼竿纯属看作工具来操的钓友别买。

为什么这样说,很简单,并继竿的结构和产品定位决定。大家都知道,并继相对振出来说第一个特点就是元径细,那么这个特点的结果是什么呢?一是重心更靠前,二是控鱼性能较弱,三是更容易弯曲。所以,上面说的5类钓友就很容看出并继不能过分追求回鱼速度和控鱼能力,并继竿,不论贵贱,不是为你们设计的。换句话说,你们如果抱着这样的目的和期盼去买并继,真是拿钱买罪受,不仅不能体会它能带来的乐趣,反而会把它骂成狗。

打个比方,淡水竿当中,并继竿是轿车或者跑车、振出竿是客车或越野车、矶竿或手海是货车。如果你买车的目的是为了拉客赚钱,却选择去买轿车或者跑车,你说这是什么梗?相反,你是为了娱乐和舒适性,却去买个货车或客车,你说这是脑残不是?所以,并继竿再怎么强悍,顶多是越轿,别指望开着它去翻山越岭甚至去拉货,这车不是为拉货拉人设计的。

所以,不要因为你觉得振出能干粗活能拉货就觉得花大价钱入并继是钓友是SB,各有各的用途而已,难道你没看见在马路上跑着的车也是各式各样么?开卡车的就觉得开轿车的是“华而不实”了?开公交的就认为开跑车的是“吃饱了撑的”?更何况并继拿大鱼还真比振出稳,只是没有振出快。

        二、对并继竿的几个误区:1.肯定比振出轻;2.肯定比振出持感好;3.肯定没有振出强度高;4.容易拔节。首先,并继竿是一个大类,里面也细分很多设计方向的,比如什么细身肉厚类、长尺轻量类、实战类、玩鱼类、休闲类。

这样来看看第一个误区:肯定比振出轻——你看看江户川的竿子,以雷电为实战派代表,比振出轻么?不信又来看看玩竿,征兴的竿子,每个都是细身肉厚设计,13尺的就90多g了,比震出轻么?还有DAIWA的荒法师武天,18尺的123g,轻么?

 第二个误区:持感比振出好——其实我个人来看你恰恰说反,一般情况下,同长度的竿子振出的重心更靠后,也就是拿着感觉轻,而并继更头沉。原因:振出元径大,更多的材料集中在手把节等几个大节上,这样自然重心靠近握把,并继则反之。所以很多第一次接触并继的钓友,把钓竿插上后一上手就觉得失望,怎么感觉那么重……

 第三个误区:强度肯定不如振出——这点我要好好说一下,并继的强度是大于振出的。稍微懂点物理常识的就知道,在同样弯曲程度的情况下,钓竿的节数越少,受力越均匀,就更安全。并继5.4米5节设计,这样的弯曲只会由5节来分担,很容易做到过节顺畅,力的传导更平滑。相反,振出竿5.4米有多少节?要把力量平衡分配到这些节上明显出问题的几率大得多。很多钓友认为同样钓3斤的鱼,我振出只弯了前面4节,你并继基本都在弯手把节了,就认为并继竿已经弯到“极限”了,而振出竿的“余量”还很多,更“安全”。我这里要说:硬度高不等于强度高,容易弯曲不等于容易到极限。说不定你振出的第五节还没有怎么开始弯,第四节就断掉,而并继是整体弯了还可以更弯,就是不断。并继的设计就是要一体性、整体受力,而非振出的某一部位集中受力,一旦超过那个部位就出现险情。所以,宏观来看,并继竿被钓断的真的很少,有都是用长尺轻量设计去干大鱼,超过了产品的使用范围。相反,我看到的振出竿爆竿的更多……

  第四个误区:容易拔节——从理论来说,并继竿的拔节几率的确比振出大,但是绝对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容易。从我自己使用来看,从初中开始用并继一直到现在,快20年了,从没有出现拔节;从我自己的暴力测试来看,在完全水平的拔河状态,我的墨这样的玩竿可以直接拉断1.2的子线而不拔节。只要插到位,在水平状态都能做到拉断1.2子线不拔节,那就更别说在正常受力的弯曲状态了,再说你会给并继配1.5以上的子线?所以,在日常垂钓中,只要竿子组装到位,拔节绝对是杞人忧天。

补充一个对并继竿的误区:并继不适合野钓,只是有钱人的玩具——这个错误的理念是很多没有接触过并继的钓友所“想象”出来的,看着并继竿纤细、涂装精贵就觉得这个不能胜任野钓,价格又贵。但事实上,国产便宜的并继也有很多(如:睿作系列~成道系列等~),日系DSG三大家入门级的并继也是几百元就能搞定的(阳舟、刀春),但是同样可以带来完全不同的钓鱼感受,谁说一定要买几千上万元的?在这里也能让让大家都可以用相对低廉价格体验,让大家知道并继并不一定要走高贵路线。对于并继不适合野钓这一说我更不知道怎么来的,甚至怀疑说这个话的钓友根本是没有用过并继的。这里完全抛开实战并继不谈(如:雷电、鬼玄、武天),就是我们自己做的普通本调子偏软的并继同样陪我征战长湖和各种水库,最大的9斤的大鲤鱼,12斤多野草鲢鳙也照样拿下,子线还是0.6的,用并继玩黑坑的玩家也不在少数。在这里我还得强调,并继强度一般高于振出,但是并继不能强求回鱼速度,但回鱼速度不如振出不等于不能用于野钓。实际上,真正拿大鱼(2斤往上)稳的竿不是硬竿,而是综合性能好的竿,不论并继还是振出。  三、并继竿不适合我们的鱼情?其实我觉得更严谨的说法是“并继竿不适合我们对钓鱼运动的理解”!钓鱼对我来说,只是一项运动,而不是捕鱼的手段。

   最后本人用一句话来总结并继和振出的关系:并继是给玩家设计的,振出是给渔人设计的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