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黑坑钓鱼没有那么容易,每条鱼都有它的脾气

不吭声2019-01-12 17:00:07

黑坑钓鱼没有那么容易,每条鱼都有它的脾气。自2018年8月以来,陆续在四个黑坑钓了快半年鱼,对习惯于野钓休闲钓的本人来说,确实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对黑坑的钓技钓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反过来,居然对休闲钓的认识也更深刻了。记得刚开始钓黑坑的时候,完全不懂行情,也没向大师们请教,直接沿用了休闲野钓的钓技钓法,结果可想而知。线组往粗了走,钩子往大了用,浮漂的选用也毫无讲究,饵料只会用红色的腥饵,至于饵料的状态,那是不存在的,完全没有概念。

前三次在阿新钓场,有两次都是一天只钓了一条鱼,后来在华理钓场前几次也是收获惨淡,有半场钓一条的,有夜钓钓两条三条的,最好成绩是半场钓了四条,有很长一段时间鱼获都无法突破五条。每次和鱼具店老板说起,都是劝我买这样那样的状态饵和小药,但我一直忍忍缩缩的没有买,还是用老套的钓法应对全新的鱼情。直到10月上旬的一次夜钓,右手边一位大师不断上鱼,我用底炮守钓,鱼星四起就是没有吃口,钓得很是焦虑。吃晚饭的时候,大师说起要用原塘颗粒钓这些黑坑鱼,我正好带了半包,当场请求大师帮我开一款原塘饵。饭后,大师三下五除二帮我开好饵,我拿到一闻,有淡淡香味,搓饵下去,马上就有明显的顿口出现,和我自己开的那款底炮饵的效果简直有云泥之别,黑坑还是得技术流管用。当晚用大师开的饵钓了九条工程鲫,一举突破了黑坑鱼获不超过五条的魔咒。

破五之后,开始有意识的研究黑坑鱼的食性,从只用红饵过渡到也用灰饵、黑饵和黄饵,也会开始添加轻麸、动态拉丝粉、粘粉等状态饵,并逐步探索小药的配方,还敢于用小钩细线了。还有一个巨大的进步,就是观漂、抓漂更精细、精准、快捷。由于黑坑鱼很多是回锅鱼,吃饵非常谨慎,很多猾口漂,往往一闪而逝,错过了就过期不候了。像那种半目一目的顿口,或者快速的两三目顿口,或者极轻微的漂动,以前野钓的时候往往都会放掉,等有更稳定更明显的漂相再杀钩,但是钓黑坑后这样的漂相往往能杀到鱼,逼出了我快速抓漂的能力。记得钓黑坑的间隙,有一次忽然和钓友去野钓,用三米六钓小鲫鱼,把钓黑坑练就的观漂抓漂技术运用到野钓,简直不要太轻松,基本上百发百中。这种抓“微漂相”的能力,对提升在黑坑的钓获量是很有帮助的。一个例子,一次夜钓,看到夜光漂上下微微抖动,怀疑有鱼,杀钩,拉起一条三斤多的罗非,带回家红烧,很是美味。如果是野钓,这种漂相我会忽略不计的。练就了初步的基本天功后,也有四次上岸的光辉记录,虽然进步慢,但毕竟有进步。

钓黑坑,人会比较焦虑,犹如打比赛,犹如赌博,有时也会有意外的惊喜。2018年11月中旬的一天,和钓友在华理钓场作钓,天气阴雨,不断降温,鱼口很差,老板本人亲自下场钓了半天,空军收场,鱼情之差可想而知。我在一号钓位只钓到了两条鱼,钓友在深水区,鱼情更好一些,但也只钓到八斤左右工程鲫,看来填坑已成定局。就在我苦盼着再钓一两条鱼的时候,钓友一个大弯弓中鱼,他说是锚到的,劲道很大,离开钓位,双手握竿,小心控鱼,慢慢遛。我想可能也就一条两斤多的工程鲫,也不急着过去帮忙,等他遛翻了再去抄鱼。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三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钓友依然双手持竿,神情凝重的在那遛鱼,鱼儿丝毫没有出水的迹象,我感觉到很不对劲,把自己的竿子一放,跑过去查看。在边上看了有五分钟,才看到水下一条接近一米长的巨型鲤鱼的身影,卧槽,今天是碰到镇塘怪物了!钓友愈发小心,几次把它顶出水面,我拿他的抄网去够,连它的头都兜不下。听老板说他塘边小屋里有个大抄网,赶紧跑过去拿出来。

由于水位较低,几次趴在岸上都够不到鱼头,一看只有一个有台阶的地方可以下水,赶紧要钓友把鱼往那边引。被遛了二十多分钟之后,这个怪物也有些乏力了,钓友还是小心翼翼的把它牵引过去。到了台阶处,我踩进水里,尝试了几次,才一把兜住了鱼头,提起,上岸,一片惊叹,钓友史诗级的遛鱼终告结束。上称一称,21斤,这是第一次亲眼看到,亲手摸到如此巨物。后来得知,这个镇塘之宝放下去的时候十八斤,半年内长了三斤,天气热的时候,不知道切了多少钓友的子线和主线,还拉断了好几根千元以上的竿子,这次被钓友钓起简直是个奇迹,因为钓友用的是1.2主线0.8子线,好在两个七号金钩都牢牢钩住了它肥厚的上唇,好在天气冷它不活跃发力不猛,总之运气实在太好,这次的天时地利人和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钓友经此一役,他的丰功伟绩在本地钓鱼圈流传,简直成为了一个传说,我作为亲历者和参与者,也是与有荣焉。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沙发咯!

很久以前襄阳

未敢踏进黑坑一步的飘过

很久以前云浮

啊新钓场还好钓冒

很久以前萍乡

还好

异乡的辉尘

啊新钓场还好钓冒

很久以前萍乡

萍乡有没有钓青鱼的坑

很久以前东莞

很久以前长沙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