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到了冬季,江河中的野生鱼,都会藏匿到水中深处过冬。
可是在杭州西湖,近日却有人发现湖面出现大量鱼群聚集,水面看起来黑压压一片,非常反常!
“没见过这么多的鱼,个头还不小...”
当地有市民惊讶说,西湖里虽然有不少野生鱼,可是像这种成群聚集、浮现水面游动的现象,记忆里从未见过!
确实很反常,经常钓鱼的朋友,都知道现在的自然水域里,野生鱼群数量有限,基本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游鱼、动物出现反常行为,经常是自然气候变化的前兆——因此有网友惊呼这是要发地震了吗?
似乎有些道理,不过目前杭州并非出于地震多发区域,不大可能有类似情况发生。
而一些网友的观点,则可能较接近事实——这些鱼很可能都是放生鱼。
放生是一种近年来比较受追捧的“行善”方式,即通过放生一些鱼虾、动物,来追求精神的慰藉,和未来的“福报”
在杭州西湖,确实经常能看到放生者的身影...
并且,从现场拍下的图片看,这些成群出现湖鱼,很像是“罗非鱼”!
罗非鱼是一种“凶残”的外来物种,对本土野生鱼群危害较大——如果真是罗非鱼,这么多的罗非鱼出现在西湖,不由得令人担忧西湖原生鱼群...
注:主动走钓需要事先打上三五个窝点,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来钓浅,也就是在几个窝点之间轮番施钓。
因为浅水区的鱼只会来一来,走一走,不够稳定。打窝诱鱼有了效果后,就开始逐个地试钓,如果某个窝点钓了约半小时无鱼,就要续窝之后换下个窝点施钓,这样轮流进行下去,还是有一两个窝点有中鱼的机会的。某个窝点如果上鱼情况好,也不要长时间在此守钓,在上鱼率开始下降时,就果断续窝后钓下个窝点,也就是说走钓适当地勤一点。某个窝点守钓几十分钟无鱼,也要续窝后赶下个窝点。这样的战术灵活机动,变被动为主动,是可以尝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