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低温已经一段时间了,我从来没有在大冬天钓过鱼。(原谅我是个菜鸡新手)但是想起网上大师说过的话:忽冷忽热,天气骤变,鱼不好钓,但是不管是热或是冷,只要时间一长,鱼儿适应了,还是会开口进食的。想到这里,心动不如行动,整理装备,出发!
既然是想验证一下天冷鱼儿是否开口,那必须保证去的地方起码有鱼。毕竟我们这边河里电工网工太多,温度高的时候都钓不到几尾鱼,这大冷天的,何必去河里白白挨冻?附上钓鱼时老大爷在你面前悠闲的放地笼图。
近岸全线封锁,加上长年铺在水里的拦河大铺网、电工不辞劳苦的夜里加班。小伙子!想要渔获?不存在的!
我们这里的渔政管理部门什么时候会重视起来呢?
所以这一趟,我准备去马王田水库,(熟悉这个水库的大师肯定要喷我了,这里鱼多。我作为新手,只想自己实践一下,看看天冷是不是还有鱼钓)附上当天气温图
到达钓点是下午一点多,准备开钓已经两点了,由于我并不迷信饵料配方,只遵守热香冷腥,细中有粗原则。我也始终认为什么饵料,只要状态对了,鱼都吃。几包细颗粒的鲫鱼饵料加一点,再加到20%左右的粗颗粒,一点拉丝粉,雪花粉。状态不错,开拉!
5号无刺袖,水深四米左右,本想找个被风的湾子,奈何水太浅,我用手摸了下水,冻手,怕浅水不藏鱼,所以在桦尖处,浮漂我不喜欢刻意调几钓几,七八目也行,五六目也行,但是我喜欢钓两三目,除非有口打不到,我才会调低钓高,用5.4手竿开钓。
由于没有打窝子,前二十分钟一直打频率,漂一到位十秒钟左右就抽,还是一口没有。正当我心里非议大师都是忽悠人的时候,浮标附近出现鱼腥了,终于看到一点希望了。不一会儿来了一个顿口,我瞬间来精神了,屏气凝神,再一个下顿,瞬间提竿中鱼,喜提三指小鳊鱼一尾。又想起大师的话,钓鱼要边钓边慢慢驯化鱼,让鱼跟着你的频率节奏来。依然打起频率,就算有口,饵料到位十秒钟左右,我一样也抽。果然一会儿节奏来了,开始了一阵连竿,只要浮标立起来就开始来口,而且经常双尾,偶尔有巴掌大的鳊鱼上钩。(这个时候人就有点漂了,唉!人生还真是寂寞如雪啊!)
大概钓了一百多尾,全是清一色鳊鱼最后拿了几条大的,小的全丢回去了。那么问题来了,天冷不是鲫鱼好钓吗?我的鲫鱼去哪里了?又想到催秉亮经常说的一句话:钓鱼不在于渔获多少,而是要钓明白了,知道这个鱼是怎么钓起来的。显然我没有明白为什么全是鳊鱼,好的,明天接着来,让自己明白明白。收杆!
第二天依然是这个时间到的水库,又是一些鲫鱼饵料,加上拉丝粉,开拉,拉不出小球,果然还是拉丝粉放少了,拿在手里叠几下,揉几下,完了,球是拉出来了,但是放在水里一看状态,雾化很少了。这个状态不理想啊,可是我会再开一款饵料吗?显然我不会!开钓!
同一个钓点,同样的动作,一阵抽啊抽。哎!来口,中鱼!怎么变成鲫鱼了?怎么就钓到鲫鱼了呢?跟我预想的不一样啊。管他,接着干,接下来开始了索然无味的鲫鱼连竿,偶尔有几位鳊鱼上钩。(唉!又开始感慨起了人生还真是寂寞如雪呢!)
突然一个漂亮的黑漂,提竿!哎呀,还能往水底蹿几下,拉起来一看,居然是鲤鱼。
我记得我百度过,鲤鱼在十度以下不开口的,但是今天还钓到了两尾,虽然个头不大,但是本人对鲤鱼情有独钟。还真是钓无定律呢。
收杆回家时依然是拿了几尾稍大点的鲫鱼,小的又丢回去了,但是其中这几尾万恶的白条,我是不会放过它们的!所有的白条都该死,除非是我专门拿0.4的袖钩专门钓它们的时候是可爱的。嗯!一定是这样的,没错!可是问题又来了,同样的钓点,同样的时间,同样的饵料一顿乱和,上的鱼却大不相同。
到家一阵收拾,给一岁半的儿子煮上一碗鲫鱼汤,美滋滋。
现在躺在床上,我就在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鱼情?应该是第一天的饵料状态好一些,从水面就开始雾化,而鳊鱼属于中上层鱼,但是由于天凉水冷,它们下潜到一个水温相对温度的水层,由于饵料雾化好,所以第一天都是诱来的鳊鱼,全都是钓的离底截口。
而第二天由于操作不当,饵料雾化慢,基本上是到底我抽掉的,都散落在水底。而鲫鱼属于底层鱼,所以鲫鱼进窝,偶尔才钓到鳊鱼的。嗯!一定是这样。
还是用催秉亮的一句话结尾:钓鱼,你得钓明白了。各位大师有意见的话就说出来吧,反正我也不会接受!快过年了,给各位钓友拜个早年:新年大鲫大鲤!第一次发长贴,欢迎来喷。
好文采!牛XX的!!!
闲着没事,瞎写的
收钱吗
这文笔,已经是大师级别的啦
肚子里也没有几滴墨水,钓技也浅陋,有待提高
马王田水库不是不准钓了吗?
星期6 天、可以,其他时间不开放
不错
马路对面有没有什么事
玩的开心,谢谢分享
善于总结,一定会成大师!
鳊鱼好截口,半水至离底(第一天雾化好)鲫鱼鲤鱼底层鱼,第二天雾化小...底层聚鱼多...
哈哈!
小崔的钩尖江湖算是噱头和技术平衡的很好的钓鱼节目了
分析的很到位,总结的有道理,学习了。
这时间这鱼获,
大湿
你牛逼 我服你了
鱼获不错,大鲫大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