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一个疑问
正规的五步调漂法,感觉不是很贴切,并不方便,还浪费铅。
第一步,重铅找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测量水深,也就是粗略地掌握水底到浮漂之间的距离,属于粗略找底。
第二步,浮漂向下挪动(比子线长5公分左右)。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量出钩子到底的距离,因为前步使用重铅,这时的浮漂肯定是完全没入水中的。
第三步,剪铅皮浮漂调整到想要的目数。因为上一步的操作,浮漂完全沉入水中,而且已知钩与浮漂间的距离小于水深,这时通过剪铅皮使浮漂浮出水面时,双钩是肯定离底的。
第四步,挂饵找底。这一步很关键,因为第三步的操作,使得铅坠和双钩的重量相加正好等于浮漂的剩余浮力,这时在钩上挂饵,浮漂势必会下降或再次沉入水中,也就是通过双饵的重量来判断浮漂的浮力大小,而决定在垂钓中是采取钓灵还是钓钝。
第五步,将浮漂调整到想要的目数。回到以上的操作,以空钩离底浮漂四目、加饵后剩两目为例,说明饵的重量是两目,那么你需要逐渐调整浮漂高度,调整到浮漂入水后露出两目以上,说明钩已到底,这时再往回调整到浮漂露出两目,这时双钩在水底的状态就是一钩平躺一钩轻触底。这种调漂法属于比较典型的台钓调漂法,正常情况下可以按上述操作,当鱼口较乱,小杂鱼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向上推浮漂,使浮漂露出水面部分高于两目直至全目,可以有效过滤一些小鱼闹漂的信号;如果鱼口较轻或鱼出现上浮的情况下,可以往下推浮漂,使之低于两目或者直接钓离底,增加中鱼的频率。学习钓鱼先学调漂,很多钓鱼爱好者刚学钓鱼的时候,对调漂很是头疼,调四钓二是学习台钓调漂的入门调法,浮漂好调难的是临场的应用,只有把基本的调漂法学会了,才可以举一反三。
水深不同,鱼种不同,有无暗流,用漂都是不一样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钓鱼是门学问,太深了。
而我在坑塘里钓,因为河底比较平坦,调漂步骤是:
一,半水调漂目,挂好子线,调整铅皮,让漂在河面露5-6目;
二,漂不动,拉饵半水,钓2目,饵料比重不同,钓目会有区别;
(坑塘鱼大些,一般拉饵也比野钓要大些,所以选择调五 六左右,钓二 三的样子)
三,浮漂上移,继续带饵找底,当漂露出三目的时候,说明钩已到底。最后再根据鱼情,微调,寻找出适合的准确钓法。
*这个过程比较简易,第一二步,就是明白自己今天钓鱼,是调几钓几,确保后面钓鱼,出现各种情况,能清楚是什么原因,怎么回事;第三步,调漂的同时,也是在用拉饵不停做窝,从半水到底层,拉饵拉出钓位的立体窝饵,这比手抛窝效果更好,诱鱼更快,黑坑一般也是禁止手抛窝的。
调五六 拉饵 钓二,特别适合冬天,一般没有杂鱼,都鲫鱼轻口,这样的高灵敏调漂,基本鲫鱼来了就是直接1目~2目顿口漂相,甚至黑漂,鱼口清晰,不会有太多的多余动作。
很多人冬天封竿,说没鱼钓,其实大错特错,调好漂,开好饵,没有杂鱼骚扰,晒晒太阳,悠闲自在,赏心悦目。
(下回讲解下市场上各种漂各种用途)
(下下回讲解下饵料状态的个人心得)
学习了
野钓无所谓,平水钓一二目就行了。
以前我也这样,调平水 钓一二目,夏天没问题,冬天 鱼口轻的时候不行,太钝,影响鱼获的。
根据当时的气温,水深等等实际情况调钓,比如温度已经上升,鱼都离底了,难道你还钓底钝吗。。
鱼上浮有几种原因就收杆吧,一是春秋暴晒 水面温度高 鱼上浮水面,很懒不动,二是缺氧浮头,离底的鱼,钓底也能把鱼聚底,或者找水层钓,灵活应变,调五钓二,可以双钩促底,可以一钩离底,也可以双钩离底
大师,有点细节咨询。第一半水调目数,是不是不找底,铅重把漂整个拉水里就可以调整?第三里调整漂上来一目适不适用活体蚯蚓,蚯蚓比重很轻。谢谢大师。还有就是如果调整的目数多了,漂像准确吗?
野钓还是要先找底,水的深浅不同,鱼情也不一样,需要先找到合适的水深,再开钓。你的意思调一目,钓二至三四目?看季节,看鱼开口情况,冬天活饵的诱惑力还是特别强的,只要漂相明显,就可以这样钓,如果出现有口很轻,鱼总吃不上钩,就要找原因调整。
学习了
调几钓几
现在冬季,建议使用吃铅0.6-1.2克的轻口漂,拉大饵 调五六目,钓二目拉小饵 调四钓二线组0.8+0.4,3号袖,建议不能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