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关于加粗尾冬天调漂保灵的方法探讨

fabric2018-12-28 21:38:09

关于加粗尾冬天调漂保灵的方法探讨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在另一个钓鱼网上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刚才在这里看到有人又问及。

物理常识告诉我们,在不考虑水阻的情况下,直径增加一倍的漂尾,鱼吸食钩饵带动漂目下降的长度,只有细漂尾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对于漂尾细尾直径是1毫米,两目加粗至2毫米的漂来说,如果钓目在直径1毫米的漂目处,轻口鱼吸食钩饵可以使漂目下降1目,钓手可以敏锐捕捉并提杆中鱼的话,那么,如果钓目在直径为2毫米的加粗尾处的话,同样这条鱼来吸食钩饵,只能使粗目漂尾下降四分之一目。(浮力增量等于下降的漂尾体积的水的重量,也等于鱼吸饵的力。)

如果是从1毫米直径的漂尾加粗尾至1.5毫米,则如果钓目在加粗尾处,其鱼吸饵的力使漂目下降的长度只有不到原来1毫米直径的漂尾处的一半。(v=3.14rrh)

由此可见,钓目尽量避开加粗尾是使用加粗尾漂垂钓轻口鱼的必要选择。怎么避开,还需要考虑钩饵的水下状态即保证钩饵的适口性。

总体说来,对于轻口鱼,并不是悬浮的钩饵状态就会使钓组更灵。主要原因在于,子线的挡口。鱼吸食子线垂直悬浮的钩饵,就需要使子线在钩柄上方弯曲90度。对于轻口鱼来说,会是一个很困难的事。(试着用手捏住铁丝一端区区一二厘米,然后力图将这一小截铁丝扳成90度,就知道其难度了。)所以,适当钓“顿”就是适应轻口鱼的调钓法。

顿至何种程度合适呢?理想的状态就是,只有上钩重量悬浮,上饵和下钩饵都到底。这样尚有悬浮以保证钓组不至于过顿,又多数到底保证适口性。

怎么实现这种状态?很简单。双空钩调平水,钓钩目即可。(与饵目即饵的大小无关。无需考虑饵目。非常简单可靠。)

回到主题上来。钓目不能用到加粗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调加粗目数。(三目加粗就调三目),然后实测在细目处的钩目。(调加粗目数后剪掉一个子线,漂冒上去的非加粗目数就是钩目)。比如两目。那么,对于这个三目加粗的漂来说,调三目,钓五目,钩饵的水下状态就是,只有上钩重量悬浮,其余都是到底(躺底。)

这个办法有个很大弊端,如果钩目在非加粗尾处较大,比如三四目,加上几目加粗,则钓目过大。

解决的办法就是,单钩调出比加粗目数多一目。双钩双饵就钓这个目数。(如果两目加粗,就单钩调三目。双钩双饵钓三目。)钩饵的水下状态也是只有上钩重量悬浮。

这种办法最大的好处是,鱼吸饵的力首先是作用在细目处,而且只有一目的细目。在如此调钓的情况下,鱼吸饵的力会使漂目下降超过起码细目处的一目,也就是说,即使钓手没有看到细目处那一目的下降,也会清晰看到漂目在接近细目处的那个粗目处的或多或少的下降,从而不耽误提竿时机。

以上是针对鱼吸饵使漂目下降的情况。而冬天多钓鲫鱼。鲫鱼多数是顶漂的。又该如何呢?如果确定此次鱼情多为顶漂,那么,单钩调至加粗目数少半目即可。(两目加粗的漂尾,就单钩调一目半。)双钩双饵还钓这个目数。

至此,关于加粗尾尽量保证灵敏度的调钓问题得到解决。

题外话。加粗尾本就不适合用于轻口鱼。但是对于近视老花又酷爱钓鱼的人来说,看得见漂是第一位的,也算是无可奈何。特别是冬季鱼多深潜,需要长杆钓远,如果不用加粗尾,白茫茫水面,哪里还能看到漂在何处?只有等漂的白肚冒出才知道中鱼了,或者眼睛盯酸涩都找不到漂了,这种搞法,颇失大师风范嘛。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明白人

很久以前沈阳

多谢兄弟的认可!你那边是不是可以享受冰钓了?

擎天999

明白人

很久以前焦作

可以了,今年还没去冰钓,过一阵可能回去,有点太冷了

fabric

多谢兄弟的认可!你那边是不是可以享受冰钓了?

很久以前沈阳

很久以前延边

唉,这理论本科文化都理解困难

很久以前焦作

你说对了,必须是大师级别才能看明白

鱼缸里的石头

唉,这理论本科文化都理解困难

很久以前阳江

一般人认为的都是鱼儿触碰钩饵传导至漂目产生的动作幅度大小视为灵敏的灵顿,因为悬浮的钩饵用最小的力度能产生最大的幅度,所以说是最灵敏的。跟中鱼率是两码事了

很久以前阳江

入口困难的灵就是无效的或者低效的。只有命中率高的灵才是整个钓组灵敏度的真实体现。

很久以前焦作

麻烦,找比重稍大于1的东西剪合适的条状,粘在漂尾上,重新上漆

很久以前曲靖

这个相当有创意

老空军拉拉队

麻烦,找比重稍大于1的东西剪合适的条状,粘在漂尾上,重新上漆

很久以前焦作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