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点,抛了一下午,3个漂,都这样,我就很纳闷,理论上我想不通。
既然重铅到底和漂尖的距离是理论水深
又下拉一个子线+20公分
减完铅皮,上推浮漂,【上推多少,这里我很纳闷,理论上到底超不超过测水深时的定位太空豆】,如果超过了,那下拉的子线+20厘米半水离底不就没意义了吗?钩子不就全部躺底了。好纠结。
求钓友解答疑惑
水底是否有酱层
①第一次找底(粗找底)是为了知道大概的水深,以利于下一步调漂;②下拉子线长+20公分是为了调漂做准备,因为这样的话,水线的长度和正式垂钓时的水线长度基本一致,从而避免了水线重量对调钓的影响;③调漂完成后,小下钩上挂重饵找底。这时候漂尾是全部沉在水面以下的。上推漂座,直至露出你想要的钓目;④双钩挂正常饵开始垂钓。
走水吗
这个问题普遍存在,重铅找底和实际水深有偏差,找底不够准确,重铅抛满杆水线倾斜造成
很好办,如果说空钩一目,上拉浮漂抛竿进水,每次拉的主线长一些,两三次以后如果还是一目那就说明还没有到底,如果说再拉抛竿入水浮漂露出水两目或者更多目数那就说明双钩到底了。这时候就需要一点一点下拉浮漂,直到露出水面正好一目,这时候就是一钩触底一钩悬空,就是说下钩正好到底
空钩一目指的是半水里面你的浮漂调的是正好一目
感觉你这种调漂方式有问题,不要用理论去想多少距离,要用实践去找。重铅到底只能知道这里的水大概有多深,调好漂,钩子挂重物找底,这样准确,钓的时候也要不断调钓点看看口到底在哪里,不要怕麻烦,怕麻烦的也钓不到鱼
看看评论,多学习
找底之后下拉浮漂,然后剪钳确定调目,如二目后,挂饵下压一目。此时饵未到底,再上拉浮漂,露二目或三目,说明饵到底了
你这种方法适合搓饵,这种季节如果用蚯蚓或红虫你这种调漂方法太麻烦,建议
1.挂蚯蚓重铅入水2.上推直至露出一目3.漂下拉距离和最长子线长度相等4.剪铅皮直到露出两目(调一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