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年12月17日
钓场:成都·龙泉·龙枫山庄垂钓基地
场次:7尾37斤,共4场1胜3负,
累计:26尾140斤,目标完成率4.2%
天气:1-13°
线组:7.2,8+6,13号大物伊豆
成都,凛冬已至。
动物园的企鹅已经冷得开始烤火。这不是笑话,是昨天成都新鲜出炉的新闻。
而青鱼是没法烤火的。当然,烤鱼除外。
昨晚遛狗时,已经明显感觉到了打霜,两耳风吹如刀割的彻骨之寒很明显。早上出门,看着郊外路边两侧的草坪笼罩着白白的一层霜粉,温度1°。边开车边感叹:今天的青鱼难钓哦……
群里活跃的钓友昨晚已经在蠢蠢欲动,连我也被撩拨起准备大干一场青鱼过百。然而,早霜让我提前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想,毕竟霜冻一宿的水温肯定在4°以下,而4°以下青鱼进入半休眠状态。根本不会游动的青鱼哪里还有口?
早上8点已经有人赶往钓场,看群里的动态陆续有10来个钓友到场开钓。
到了10点仍然不见任何中鱼的视频和消息。
墨迹天气显示即时温度3°。太阳已经出来,空气持续升温,而水温提升则很慢。空气持续升温后水体将出现对流温层,造成鱼悬浮在高温水层不会游动……
岂止于一丝不详的预感,那是一大波不详的预感。
11:30,前线终于传来了中鱼的消息,全场14人2人中鱼,浅水区。水温层正在逐步向下渗透,不能游钓的规则又限制了人找鱼的机动性。
到了12点,手里的事情刚理完,立马调头前往渔场。极端天气以后还会经常遇到,难道就不钓了吗?走,看看情况去。
12:30到达钓场,绕场走一圈,看到大家都在摇头……深水区浅水区的钓友都在摇头……
既来之、则安之,先钓2.5米全塘最深水位。
考虑到鱼的活性太差,放弃做大窝的想法。先确定两个钓点,采取散打螺丝的方式动态诱鱼。持续做窝一个小时,全场还是无口。
不能游钓,那就游走看看。到右手边查看一下,1.5米水深的南岸15米处有零星冒泡,那就换个位置试试。带了钓箱和鱼竿过去,凭感觉撸下去一米左右的漂,抛下去……咦,好像多了点……一抬竿感觉到了中鱼摇摆的重量。
哈哈,捡漏接口一尾,好歹也开张了。
赶紧搬过来,还是采取慢慢散打做窝方式,30分钟后,正在打漂左边五米处的窝,一个快速刷黑的漂相让我慌忙起竿,再中一尾。
这时候,对面浅水区1.2米处也开始中鱼了。
补窝两小时,小两斤螺丝已经补完,不敢再打窝了。慢慢等口,虽然不知道有没有。
15点左右,右前方东岸钓友抬竿中鱼,第一次来钓就中一尾26斤大青,全天就看到这一口。
有时候,还是要相信奇迹,谁知道下一竿多大呢?您是,是不是这个道理!
看不到口的钓友已经陆续撤退,到了17点都开始收杆,只剩我最后一个夜钓坚守。至此,全场16人作钓,大概就7个人上鱼共10尾左右。
这个天气作钓青鱼,真的很难。
不能放弃治疗。我判断傍晚时分的水温平稳,会让青鱼开口进食的。
考虑到晚上南岸区域不好甩大鞭,再次换位到东岸浅水区的空旷地带。
慢慢散打慢慢等口,作钓青鱼,坚持是一种美德。
到了18点,陆续有了小漂相,明显的弱口。
18:30,一个轻下1目。几个小时没看到飘动的我怎能忍?抬竿就打,中10.4斤青鱼一尾。
风停了,空气温度也高于天黑前,只有水温还是冰凉。但是,只要有口,心里还是暖和的。
两个窝点保持30分钟中一尾的速度,持续到最后五分钟的收杆鱼。至此,共计7尾37斤,距离上岸一步之遥。
附图一张:大概说明了水温与鱼的吃口关系,可用于作钓的大概率参考。PS:青鱼水温跨度从4—35°均有吃口。
切线哥威武
切线哥,切线哥,切线哥
沙发️了
非常不错!非常精彩的作钓。。
沙发去哪儿了?
来昆明干,我领你去干,艳阳高照
答应你
沙发和钓箱都被你占完了
下手迟了点
马扎都没得了
感谢鼓励
加油↖(^ω^)↗
大师精彩。
切线哥,战后分析很到位。
这次写的太深奥了,对于我们这些菜鸟,你必需写上,塘费,回鱼价格,和重量!当然其他写的都很精彩
不错不错
等到我来赞窝子
感谢鼓励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