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南方的春季可谓是变化无常,时晴时雨、忽冷忽热,气温想高就高、想低就低,昼夜温差相差十度以上。整得我们这些钓鱼人是无所适从、无可奈何……可不出去,天天猫在家里又觉百无聊赖,咬咬牙,跺跺脚,还是拎上装备出发吧,目标---八十四公里外芷江县境内的梨溪口水库。
垂钓参数:
时 间:2015年4月25~26号
地 点:梨溪口水库
人 员:我、司机、安生、老吴共四人。
天 气:白天晒脱皮,晚上冻得打摆子。
竿 具:5米4英大国际综合竿
线 组:1.2#主、0.6#子、2#蓝色小钩(品牌忘了)、大师3#漂。
饵 料:腥版九一八+腥版速攻2+老宋窝料+拉丝粉。
钓 深:一米五左右。
窝 料:菜籽粉+酒米+米饭。
垂钓过程:
25号早上六点出发,汽车经过一路小跑,到达水库后又沿着山路跑了七公里,最后才到当地村民老杨家,以前来此都是在他家订餐。卸货、装船、划船找钓位,经过一番折腾,下竿时已经都十点过了。
当天的天气预报截图,再次被骗。26度?还有阵雨?雨是没看见,倒是这只有26度的太阳烤得我们直冒油。唉~!无所谓了,反正我这颗心早已经被这假亦真时真亦假的天气预报伤成网兜了,再伤一次又何妨。
清晨的国道车比较少,灰朦朦的天也不知道会不会下雨。
过了罗旧镇不远可以看见路边有块大牌子,上书“抗战胜利受降旧址”,前面就是当年小鬼子投降的地方了。
“芷江受降坊”---1945年8月21~23日冈村宁次的代表--侵华日军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少将一行在此向中国政府签字投降,从而结束了一段令中华民族屈辱的苦难历史。该死的日本杂交牲口!!!
经过芷江城,再前行十余公里就该进山了。
终于到了水边,看着如镜的水面,心情舒畅多了。
我简单的装备,因为要划船,我的东西也就放最后面了。
中间的小白点儿就是老杨的家,还和十年前一样,只是他家多了个邻居,起了栋吊脚楼。
船是从正对面那个尖嘴处划过来的,有点远,累得我够呛。
开竿就是白条,个头还不大,这如何是好?
饵刚入水就有白条来抢食,漂都立不起来。
频率还挺高,双飞小白条。
果断搓大饵,并将开好的饵再打几下,打死一点以减小雾化程度,终于看见一条像样点儿的黄尾了。
小鲫鱼也来了。
好景不长,不怕死的白条咋都躲不开。
又是双飞,这也太小了一点吧。
重新开饵,多加点儿拉丝粉,少放水,增加饵的黏度与硬度再试试效果看看。
果然不错!板板来了。
小鲤鱼MM也来凑热闹。
拍照放生,我擦!连水花都不起一个就跑没影了。
这个是晚上钓的,比手掌还长,真正的板板呢。
入夜后降温厉害,那叫一个冷啊!加上羊毛衫都不管用,鱼也不钓了,除司机跑老杨家睡觉去了,剩下三个人满山去找柴火,不烧火取暖还真难挨到天亮。
天亮以后情况变了。尽管四点钟补了一道窝,但除了白条还是白条。
真是饵料入水就有啊!
再次改变钓法--钓跑铅,可惜上来的又是小鲤鱼,被老吴一个远投扔老远,既然要放生又何必弄得那么野蛮。
才早上八点半就开始起风了,竿都抛不出去。
安生都在收竿了。
从昨天到现在,对面已经换了三拨人,都是鱼口不好提前跑了。
最后渔获,三斤一两。大的挑出来给司机,小的我自己留下。先把司机带进沟,以后就好办了。是不是有点居心叵测的味道啊?呵呵
小结:针对白条较多的水域,不断尝试各种钓法,尽管比较麻烦,但能积累不少经验。刚开始从饵料上想办法,到之后钓跑铅,虽然收获不大,但效果是明显的,总比钩饵落不到底要强很多。山区气温多变,昼夜温差超过十度以上,对鱼口的影响确实很大,我们的钓位选择有问题,如果钓深选在两米以上效果可能会好一些。等一个月之后再去试试。
不到之处还请多多指教。谢谢各位!
还不错,支持了
风浪确实不小 收获还不错 满分支持!
不错、、
鱼获不错支持了
玩的过瘾就行了,满分支持
多打窝,用糠粒钓。应该会有大物
变换带来效果 最后结果还不错嘛
不错的吗,支持朋友!
还不错,支持了
吴哥怎么学我钓白条了。
祖国好上山河呀
有想法的钓鱼人
支持兄弟啦!
白条油炸正好
南方也有这么大的温差呀!
给力 满分支持
白条麻烦
哈哈,拉拉小鱼也过瘾!支持一个!
谢谢分享
突然想起来刚才是不是接电话忘记加分了,回来一查果然。马上给兄弟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