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初春时节,再向老家水库行!(原创)

迷糊钓客2015-03-28 19:40:46

古人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可迷糊不是那种附庸风雅之人,没有那种闲情雅致的心情,唯有的就是坐在水边挥竿论渔的小市侩。可惜,老天爷把个季节转换模式设置错误,造成气温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滴,不信,给你分享这些段子就知道了:

1、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济宁人,他们一会儿穿棉衣,他们一会儿穿衬衣。他们开春以来穿越在那赤道与南北极,每天涨跌十度真是够刺激!哦,坚强的济宁人。哦,铁打的济宁人。他们春捂秋冻拼过这种奇葩的天气,经过锻炼身体棒棒滴!

2、济宁这几天的天气是这样的:

早晚冷,中午暖;刮风冷,不刮风热;穿少了冷,穿多了热;坐一下冷,走几步热,木有太阳的地方冷,有太阳的地方热。是的,这就是济宁! 天放晴却又早晚低温的天气,根本是个不知道穿什么衣服的季节!

3、所以济宁人最近一直忙一件事:

穿棉袄,脱棉袄,洗棉袄,收棉袄,找棉袄,穿棉袄,脱棉袄,洗棉袄,收棉袄,穿棉袄……哎!看了天气预报,明天还得穿棉袄。济宁这两天的天气用一段话形容就是:路上,一个穿夹克的和一个穿棉袄的擦肩而过,相互瞄了一眼,然后各自心里默念了句:熊憨熊!

咋样,看完这些段子你感觉到我大济宁的不同凡响了吧。

***************************************************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话说三月七日和八日热身之后,本想着趁热打铁,15日去泗河正式开始垂钓之旅,可惜天不从人愿,公司加班彻底撕碎了我的出征梦。

22日终于休息了,而且还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早五点二十就起来了,六点左右所有人集合后,九人分三辆车驶向我的老家一个水库。

等他们的时候,拍下夜幕下的路灯

经过一路颠簸,终于到了我老家所属的镇上,大家下车找了一家店吃了早餐后,继续前行去水库。

到了水库,各人选择各人的位置。我先打好矶竿,还没准备好第二支呢,就上鱼了,不大,都是去年的童子鲫。

右边是六位高手一字排开玩手竿

左边是两位大爷矶竿钓远钓深

我的战利品,已经是第四条了

几个人刚开始抛竿没多久,我还在组装手竿的时候,就来了一个人问是谁让我们钓的鱼,我上去大坝和他一番交涉,(后来才知道此人是村长),他说水库已经被他和另外两个人承包(我觉得应该是霸占才对)了。他打电话叫人来收我们的竿子,我也打电话把我姐姐叫来了,没想到他叫来的竟然是我初中同学,这时候我姐也来了,一看都是一个村里的,而他竟然还是我哥哥的同学,此时村长和我同学也不好再说什么,转身就走了。

没想到这个变故让他们当中六个人坐不住了,陆续收拾起东西打道回府,我咋说也没用,看来是吓得不轻啊。

送走他们,我也没心思玩手竿了,收拾收拾去了大爷那边主打两支矶竿,因为我觉得水库水温过低,鱼还没有靠边,最后的结果也证实了我的预测。

秀秀第一尾大点的鲫鱼

又来了一个“关系户”钓网箱

这是村长说的关系户,一天没钓几条鱼

呵呵,今年第一尾“大鲤”

这一条大点,半斤上下

半道称一下,四斤有余了

一斤的鲤鱼出来了,可惜不是我钓的

燕大爷好运气,俩鱼钩锚上来的

看看他老的鱼获,重量多品种也多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下午四点,由于乡下空气好,明媚的阳光让人热的受不了,虽然晚上七点太阳才会下山,我们还是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市区了,还有80公里的路程要走呢。

继续我的上鱼表演

燕大爷和孔大爷已经开始收拾线组

我的渔获,4.5斤有余

水库下游有户人家春耕了

临走时,我把所有的鱼获我都留给了姐姐,老母亲喜欢喝鲜鱼汤,那就让她带给母亲尝尝野生的鲫鱼汤吧。

以上文章中提到: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支持支持 不错不错

很久以前

水库的鱼应该蛮多啊

很久以前

好鱼获 赞

很久以前

不错的鱼获

很久以前

渔获不错 支持!

很久以前

钓点蛮不错

很久以前

不错的吗,支持了!

很久以前

鲫鱼不错,满分支持

很久以前

穿棉袄,脱棉袄,洗棉袄,收棉袄,找棉袄,穿棉袄,脱棉袄,洗棉袄,收棉袄,穿棉袄……有才

很久以前

好渔获。

很久以前

收货不错

很久以前

好孝顺啊 赞

很久以前

有孝心,满分顶!

很久以前

必须向新疆人学习了:早穿皮袄,午穿纱。

很久以前

楼主人品好,致敬

很久以前

鱼获不错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收获还真是不错呀。

很久以前

好鱼获,赞一个.

很久以前
1/2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