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疯钓精神之风雨升中路

嘉陵独钓2015-02-21 11:27:13

风雨升中路=================

升中---都说是钓鱼人朝圣的天堂。

虽然几天前便已知道今天风雨不止,但既然是老杨相邀,且是朝圣之行,咱也风雨无阻。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嘛。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呢?

第一次为了出钓2点多钟便起床,洗漱完毕便驱车来到医院门口等待钓鱼车的到来。凌晨3点半的街灯,灰黄而昏暗。偶尔几辆“夜的”驶过,也未能打破这夜的寂静。白天轰鸣的筑路车此刻也偃旗息鼓,养精蓄锐,待天明再战。偶尔可见几个生意客匆匆经过。灯光下一团黑影耷拉着脑袋还在打着盹。屁股下坐的相对比较醒目,那是南充人特有的钓具---铁笆篓。原来是同事“罗汉哥”,今日同往升中朝圣。

四点半左右钓鱼车搭载着老杨、王三哥等钓友们来接我们去市里一家通宵粉馆,吃了“早早饭”便出发了。原本以为到了钓场的乡镇上吃饭,没有想到在南充就吃了早饭,看样子今天得饿饿肚皮了。

沿途一片漆黑,间或有几许灯光也匆匆而过。车内王三哥等人精力充沛,高声谈论着钓鱼的那些事儿。我们同事三个便在车后闭目养神。我更留意着他们的鱼讯,偶尔也睁着眼睛看着分叉的路口,心里盘算着要是有一天兴致高昂,咱也可独自来此闯闯。

前几天都是大好晴天,今晨刚刚开始下雨。幸好雨还不大,路还不是很滑,汽车马力大,虽然是天路,也只下车了一次便一路坐到水库尾。

传说中的天堂,表面上看去也显得有些平凡。湖面蜿蜒转折,不可窥其全貌,湖尾窄处仅有数米宽。可借一拉绳船渡河。水面有几群鸭子嬉戏。水色浑浊。湖面多出插有高大的木桩,应作养鱼水箱之用。水库老板摇着渔船接送着来往的钓客。湖中心偶可见戏水的花鲢。湖边遍布的稻田麦田暗示着这里有丰富的水族。湖面没有鱼星,也没有闻到鱼腥味,湖边未见水草,岩边垮落的大石头形成了不多的乱石坎位。又不熟悉钓场,这里找钓位得花点心思了。

老杨则选择了王三哥推荐的“5斤钓位”。老杨问三哥“前几天他们来这里钓得多的是哪儿?”

三哥顺手一指,道“那”

“钓了几斤?”

“5斤”

“那么少?”

“那个人的技术和你刚学钓鱼一样的,七粒大浮漂,坠子落水的声音几里外都听得见”

老杨不再多说,径直去了那个5斤钓位。

其他人各自寻觅自己心中的理想钓位。一眼看中这个钓位,高坎之下,后有平台,上试了试,水深60公分左右。虽然能挡风,但这个气温,还是深水处好上鱼。继续提竿试探水深。

看到这个钓位的时候眼睛为之一亮,心里为之一动。这个岸向后凹陷,水流动则能形成漩涡,不流则更为平静,两头突出的部位多少能为之遮挡一些风力。此处较其他地方稍宽,鱼儿应该会到此游玩、逗留。岸边明显是一稻田,稻子成熟的时候鱼儿也许会养成在此觅食的习惯。试试水深---1.6米左右,比较适合现在的天气。鱼儿有靠左的习惯,咱便选择左右边的入口处,鱼儿从下游过来的时候第一个歇脚处便是这里了。尽管风大雨大,这里肯定会有鱼。打下迈克底窝,咱心里便有了底气。几次用这个底窝,都还空过军呢。那次的大鲫大鲤大草这底窝也是功不可没。再抛下自制的酒米和麦子,就不信这里鱼儿不聚窝。只要窝里有鱼,就凭咱这屡试不爽自己调配的粘饵,怎么也能弄些鱼儿上来。

提及这饵,本想专门写写的,但近几天来家中网络欠费,出钓的时间又多,能发帖的时间极少。所以就在这里顺便提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也可以提出疑问,更希望能提出更好的改进措施。论坛嘛,也应该是提高钓技的好处所。反正我对这饵感觉用起来特顺手,感觉还比较满意。

这饵可搓大搓小,附钩性好,拖钓逗钓不容易脱钩。而且用量小,费用少,效果好。可临场调配,也可事先调配,没有用完的下次仍可继续用,而且效果并不比现配的差。可以用塑料袋装着,也可用小酒杯盛着,要想放在盆盆里也行。干了可加水,稀了再加面粉揉几下,同样好用。个人意向,只要能附钩抛出,越稀越好。

搓饵时,右手握竿柄,并腾出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子线,左手拇指食指在湿帕子上抹一下马上扣出一粒粘饵挂在钩上。可绿豆大,亦可胡豆大,视鱼情而定。一般来说饵越大,鱼越大。可以搓圆,也可以随便弄在钩上,有时候不那么圆,随便一点的形状更不易引起鱼儿的警惕。状态好的时候还可以作拉饵用。此饵下水很快变得松散(也许可叫小雾化),是鱼都爱吃。鲹子多的时候还可以搓大饵。鱼不就饵可以逗钓。

逗钓并非“逗灰面”的专利,我更偏好台钓的逗钓。一竿通用,方便多多。少了多竿多线的烦恼,而且灵敏度高,也能享受顿口和刺鱼的快感。

粘饵的调配:红虫粉+锦鲤粉+玉米面+小麦面,各1/4,混匀后加水,边加水边用手指搅拌,到刚刚无干粉的时候即可。怕粘手的话可以在水里加植物油少许。用的时候可以像老杨那样用牛奶袋装好挂在腰间,顺便挂根帕子好擦手。也可像我一样背个书包,里面放上粘饵,帕子和酒米。只要你愿意,什么都可以。

跑题半晌,言归正传。话说今天这风雨,还真给今天这钓行平添了许多酸甜苦辣。

乘坐别人的车,行李不便多带,东西尽量精简。明知有雨也只带了把能折叠的太阳伞。拿一根鱼竿作支架。坐在伞下,雨一直下,滴滴答答的惹人心烦。寒风呼呼的刮,卷起阵阵波涛拍打着湖岸。冰雨滴滴落在身上,分外的刺骨。本想泡包方便面暖暖身子,不料水已变冷,溶解不了的油滴粘附在碗边,也不管会不会拉肚子,先倒进去再说。再啃个面包,咱也不能为了钓鱼而饥寒交迫,至少不能饿着。

风不停,雨不止,饵料也不能抛远。那博浪的大物也不曾靠近这惊涛骇浪的岸边。打着雨伞逗了一圈未见动静,跑去看看老杨他们怎样,顺便也能暖暖身子,不幸感冒了就造孽咯。

有个小山头为老杨他们遮挡了部分寒风。水面相对平静。但仍只有在雨伞下施钓。远远的看见老杨提竿了,钩上还有鱼呢。急急的跑近一看,鱼儿倒挂在钩上。老杨嘴里兴奋的嚷着“你看这千秋钩,钩锋利嘛”。老杨自称用了千秋钩,练就了钩鱼大法。不久又钩上一尾。钩上了鱼,说明窝里有鱼,底窝的功劳。但是鱼儿不就饵,钓饵还得做些调整。王三哥的红虫今日也只上了三尾鱼,还是冠军,说明今天的鱼口的确太差,风大雨大的缘故。罗汉哥换位后也上了几尾鲹子。鱼儿在开口了,咱也得回去玩玩。那样的钓位,那样的底窝,咱不信就不起鱼。

鱼还在伞上滴滴答答的响着,风还在湖面掀起阵阵波浪。但风向有所偏移。钓位前1-2米以内都相对平静。但钓位似乎有了缓缓的旋流。钓鱼的时机到来了。饵抛到窝里,浮漂慢慢的在窝里回旋,浮标时而缓升时而缓降,提竿时才知道,饵未到底。有两次见到浮标被回旋到岸前2-3米处时有明显的下顿,旋即上浮,肯定中鱼,毫无疑问,提竿则是白条(也不排除是小翘,咨询了老杨,但咱还分辨不清)。未见目标鱼,有些灰心失望,而且风雨这么大,还不如收竿去跟老杨他们学技术呢。反正不想再钓。搓一大饵抛到窝前半米处。收拾好东西,解开裤子准备把衣服扎在裤子里面免得漏风冷人。目光还是瞟着浮标,心里还在想要是现在黑漂到底是提裤子还是提竿呢?说时迟那时快,果真见浮标点了一下便沉稳下顿,感觉是大物,来不及再思考,立即左手提裤,迈上几步,右手提竿,大弯弓,鱼露出水面,大概只有半斤的鲫鱼,抄网已经被装入背包,再加点力,飞,不想到了岸边却下沉几厘米,挂在岸边的草上了。赶紧半蹲着以防裤子滑脱,腾出左手提线拉鱼。幸好千秋钩钩尖长,未脱钩,甚幸定龙线结实,没有断线。中大物了,得告诉老杨。穿好裤子,抛大饵于窝前半米。立即电告老杨“这里的鱼都是母的,只要裤子一脱,鱼便来了哦。”老杨回答“要得,马上。”有大物了,得再装上抄网。

抄网刚刚装好,又见一闷漂下沉,一竿又中大鲫,拉到水边抄上岸来。拍几张PP为发帖用。又打电话劝老杨调配红虫灰面饵,刚刚挂了电话老杨的电话又来了“他们说雨大,叫马上收,怕雨大了路烂回不去”。立即抛出第三竿,又收拾东西,期盼着收竿鱼带来的意外之惊喜。

收拾完毕,仍是风雨满塘,没有意外之惊喜,要不是这满塘风雨,今天一定会是渔获爆护,笑容满面,满心欢喜的好日子。

回去的路上更是风雨坎坷不平之路。这个山高水远路烂的升中湖一尾库,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朝圣之旅。想起了老杨的一句话“一起出来就是一个团队,只要一个人落下,就全都走不 了。”正是有了这团队精神,我们一行人才能平安快速的出山。出山耗时2个半小时,几经风雨,几经坎坷,几多磨砺,几多思索。

四个多小时返回家中,晾好自己的家什,吃饭、洗澡、睡觉。梦里又回到了升中那钓鱼人朝圣之天堂。那里山清水秀,水清鱼肥;那里春风和煦,阳光暖人;那里乡音醇厚,民心淳朴;那里、、、、、、、

以上文章中提到: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板板给力,十分鼓励

很久以前

谢谢朋友支持

匿名用户

板板给力,十分鼓励

很久以前

不用客气,继续努力!

匿名用户

谢谢朋友支持

很久以前

支持 支持 不错不错

很久以前

感谢新朋友的支持

匿名用户

支持 支持 不错不错

很久以前

收获不错

很久以前

不错的,朋友!

很久以前

也太辛苦了!

很久以前

不错,支持了!

很久以前

钓场很不赖

很久以前

板板给力,不错.

很久以前

钓的不错

很久以前

支持 支持 不错不错

很久以前

大板鲫给力 赞

很久以前

这样好的帖子,必须10分支持一下

很久以前

这出钓的确实比较艰辛啊

很久以前

给兄弟加分来啦

很久以前

板板给力,十分鼓励

很久以前

下雨天出钓,辛苦辛苦!

很久以前

钓鱼的精神必须支持,板板更给力

很久以前
1/4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