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钓鱼发展史(转载)

nilll2015-02-15 11:21:16

钓鱼运动起源于古代的劳动过程,可追溯到几十万年之前。中华民族的先人就是靠以捕鱼为食。考古学家在西安半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骨制鱼钩。这足已证明,中国钓鱼习俗在新石器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已经发现。正如《中华风物探源》(郭伯南等著)中所说:“中国钓鱼史至少已有7000年”。那时的摸鱼、叉鱼、棒鱼、射鱼、网鱼和钓鱼,都是古代人谋生的劳动手段。

当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发展到封建社会时期,才逐渐形成了一种体育运动,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自先秦汉魏至唐宋时期,多是文人骚客以钓鱼为清高雅好,垂纶之诗,投杆之文,坐钓叶舟之丹青,不绝如缕。从中反映出钓鱼风俗不断发展的情况。

编于春秋时期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多篇描写钓鱼的诗歌,如题为《采莲》一诗中这样写到:“……之子于狩,言韦长其子;之子于钓,言论其绳。其钓维何?……。”在《竹竿》等诗中篇中也有描写钓鱼的诗句。汉代卓文君的《白头吟》,严代陶渊明、嵇康、张翰、谢灵运等在诗中均有抒发钓鱼的雅兴的诗句。唐代沈全期的《钓竿篇》中的“朝日敛红烟,垂钓向绿川。上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万山潭伙》等诗篇也有钓鱼寄情的名句。

大诗人李白笔下更是乏钓鱼的妙语,如《酬崔侍御》中写到:“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自是客星辞帝座,无非太白醉杨州。”在《行路难》一诗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白居易则专有一首钓鱼怀古的诗篇《渭上偶钓》。尤其是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意深邃恬雅,激起历代多少画家,依诗之意境画出寒江图。其中有的还因此而成为传世名作。

晚年贫寒的杜甫和儿子都是钓鱼的爱好者,这在《江村》一诗中有生动的描述。宋代大文豪苏轼、书法家黄庭坚和爱国诗人陆游都多次作诗以写钓鱼情怀。除此之外,还有大量词赋生动地反映了钓鱼风俗。元明清各代钓鱼之风俗兴盛不衰,也有许多文人墨客乐此雅兴,也写下了不少精言妙语,描写钓鱼情态,如黄庚、张翥、周永年、黄道周、洪升、黄景仁等诗人。

钓鱼运动虽然起源于古代的劳动过程,但是数千年来,主要还是囿于社会上层人物和文人墨客等有闲人士之中。一般民众(尤其是广大群众)即使捕鱼和钓鱼,也是为了生计。钓鱼运动真正作为一项增强人民的体质和增进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和娱乐项目,还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慢慢地形成有一定广泛性的体育风俗,尽管喜欢的钓鱼运动者的绝对人数,远远不如参与其它体育项目的民众之多。

不过,钓鱼运动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少热衷者,也就是有相当的普及性。80年代以来,钓鱼运动有了长足发展。1952年由英国等欧洲国家发起组织和成立了“国际钓运动联合会”。1983年9月“中国钓鱼运动协会”成立,并制订和执行了钓鱼运动员和裁判员的等级标准,各种规模的钓鱼运动国际比赛和国内大赛,以及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的联谊赛,邀请赛接连不断。

体育报刊杂志常常发表介绍钓鱼知识和各种比赛盛况的文章。1984年面向全国发行的杂志《中国钓鱼》创刊。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钓鱼运动的迅速发展,伴随国家经济的繁荣,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具有独特的修身养性和改善健康状况的钓鱼运动,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

人们广泛地参与钓鱼运动,当然不仅仅为了钓几条鱼,而在于钓鱼过程带给人们的无穷快乐。一切过程都是美丽的。当垂钓者将鱼绳投进水中,开始漫长等待的时候,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鱼漂;握鱼杆的两只手,要细心感觉鱼杆儿那怕是一星点儿的抖动。等有鱼儿上钩,垂钓者用力将其抛出水面,那怕只是一条柳叶儿似的小鱼,也会眼前顿时一亮,心中充满收获的欢乐。

据喜欢垂钓运动的朋友讲,他自己很少吃自己钓的鱼,每当钓回了鱼来,他几乎全部都送给了街坊邻居或者亲朋好友。他说自己钓鱼纯粹是为了消遣。钓鱼的不吃鱼,吃鱼的不钓鱼,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更有甚者,费了半天事,好不容易钓了一条鱼,却接着又把它放生了,图得就是个垂钓乐趣。钓鱼可以锻炼人的耐性,在等鱼上钩的时候,那种望眼欲穿、朝思暮盼的期待,是垂钓之乐的最佳境界。垂钓运动贵在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修行养性,陶冶情操,正所谓:垂钓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也。

在欧美,人们首选的体育运动无疑是钓鱼。但是在最早的时候,钓鱼并不完全是作为一种运动方式而存在的,大部分人钓鱼是为了生存。古代人们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去钓鱼。史前人类认为,将鱼钓上来后又放生是完全愚蠢的行为。

现在的情况有了许多改变,装备精良的竞技老手都在钓鱼船上钓鱼,他们有大的船外马达,隐藏的电动马达,石墨钓竿,还有几大盒子的诱饵。电子仪器通过声波监测并寻找鱼的踪迹,测量水的温度、酸碱性和氧气含量。他们钓鱼绝对不靠运气,因为现在先进的钓鱼器具是他们的先祖做梦都想不到的。

最早的钓鱼方法是完全讲究实用的,还为了满足营养的需求。有迹象表明,最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擅长用鱼叉刺那些在潮水落去后,搁浅在小水坑里的鱼。虽然这种方式有时还很管用,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被动的生存方式。社会进步后,钓鱼技术也随之进步。因为食物和饵料的运用,用钩和饵钓鱼的想法也出现了。

这个诱饵是个看了令人作呕的东西,它是由一根埋在饵料中的细长的碎骨头构成,它与各种材料的线系在一起。当一条毫不知情的鱼吞下这团饵料后,骨头和线就会很快滑进它的肚子里,将手中的线一拉,骨头就横堵在鱼的胃里,它就跑不了了。

最早的钩是由自然材料制成的。早期文明时代,钩可以用很多种材料做成,如人或动物的骨头,仙人掌的刺,甚至昆虫的腿都能用来做钩。更进步一些的文明社会里,人们制成了青铜钩,在这之前,打火石制成的钩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古代钓鱼时,不管活饵,还是死饵都能用来捕很多种的鱼类。

在希腊文明鼎盛时期,钓鱼运动也有了一次重大的飞跃,引进人造苍蝇形状的假饵。在当时用饵料钓鱼的钓者中,这种创新发明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因此可以说蝇钓(也称飞钓)和人造诱饵的运用是在同一时期发展的。

钓鱼史上另外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是在十五世纪。1496年出版的《钓具制作与钓鱼方法》对怎样自制钓具作了细致的介绍,还详细描述了三节竿的制作方法,用于饵钓和蝇钓,甚至对那个时代的钩的制作(用铁砧、锉刀和钢针制成)也作了详细的介绍。还介绍了人们为了适应不同的季节钓鱼,将白色马鬃线染色。

其老练的钓鱼方法足以让现代人吃惊。《钓具制作与钓鱼方法》一书还描述了人们除了用浮钓和蝇钓外,还用加重沉底钓法钓鳟鱼和比较野蛮的鱼。甚至现在的许多钓者也愿意去看这类老书,它里面的有些东西还是很有用的。

在钓线的发展历史上,它是多种多样的。在十六世纪时,英国人用马鬃制成线,单独一根马鬃可用来钓小鱼,钓鳟鱼要用一股,钓鲑则要用一打以上。将马鬃接起来,需要多长就接多长。也有用丝做钓线的,在十九世纪晚期和二十世纪早期,弦和蚕丝的拉力很强,也被用做钓线。

因为马鬃和蚕丝的运用,钓线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尽管高科技给工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也生产出聚脂线,但老丝线还是令人难以忘怀,在蝇钓组合中又再次卷土重来。

在北美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早期所谓的“现代”钓线是达克龙钓线,它是一种非常软而有弹性的编织用的多元酯纤维。虽然它今天仍广泛运用于飞轮和长线轮钓法,但单纤维丝则更好了,它的拉力更强,可见度更低。单纤维丝线则是化学工业的进步运用于塑料工业的结果。它事实上是由尼龙构成,由聚合物和树脂人工制造的。

搏鱼时,单纤维丝线的最大缺点是它的弹性,在线拉紧和上鱼、遛鱼时,就会发生问题。当钓者提高竿尖装钩时,单纤维丝线的伸直减少了作用在钩上的力。另一个问题是,当线上有伤痕时,它就很容易断。

现在北美许多地方还有人用竹竿钓鱼,但新的制竿材料可以让现在的钓者根据竿的重量、用途和价格随意选择组合。有趣的是,现在精制的斑点竹钓竿比高科技制成的钓竿要昂贵许多。

二战后,制竿业有了很大的改变。玻璃纤维工艺发展起来,能够生产出轻的、可伸缩的竿,它的承受力更大。用机器生产玻璃纤维竿被证明比手工要快得多,因此价格也降了。这些机器生产的模型代表了精密的工艺,并被认为是优美外形和优秀表现的结合。进一步的改良后生产出更轻一些的竿,将那些非玻璃纤维竿束之高阁,或赶到博物馆呆着。

玻璃纤维作为一种高级的制竿材料,它的这种优势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时一种新的,更为先进的材料初次登场了。石墨,一种运用于航天工业的材料,从制图板上来到生产线上。为了使竿身更轻、更有韧性,便引进了这种材料。很显然,钓者用重4盎司的竿钓鱼,比用重8盎司的竿要舒服多了。与某些老的玻璃纤维竿相比,它们的价值相等,但石墨竿的优点更让人难以置信。

今天,石墨竿和石墨/玻璃纤维复合竿在市场上都有很好的反应。昂贵的钓竿包含很大比重的石墨纤维,在无损强度的情况下,它使竿身尽可能地轻。价格虽然贵一些,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一般来说,竿身石墨含量越高,就越轻、越灵敏,石墨/玻璃纤维竿一般在30~70美元之间,它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了。

先进的制造业生产出一系列的钓竿,有一些特殊的竿用于特定的地点。例如,拉饵竿是专为拉饵钓法设计的。鲈鱼竿也是专用的。除了大部分标准的投钓竿和各种型号、重量的轮钓竿外,特殊竿也登场了,像短一点的竿,是专为短距离、简单的投掷而设计。有的时候,一只船上用几个大小不一的掷饵器,这一点也不希奇。现代钓竿有如此之多的选择,钓鱼时钓手根本不用浪费时间换饵了。

钓鱼史最引人注意的原因之一是诱饵的发展。从最早期的喉骨到现在的最精良的曲柄饵,诱饵的故事能写一整本书了,现在收集老的假饵和集邮一样有价值,一样让人着迷。

苍蝇是最早用于钓鱼的诱饵,动物毛发和鸟的羽毛也被系在最早的铜钩上。自然界给了我们灵感和材料,模仿水中、地面和空中的昆虫。即使现在的假饵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人造材料组成的,但用苍蝇钓鱼却是和我们的祖先一样的。

诱饵经历了一个引人瞩目的发展阶段。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生产出来的第一代诱饵是假饵,而不是苍蝇。最早青铜被熔化后,根据小鱼的外形制成模具。在十九世纪中期,当轮钓诱饵作为美国第一项专利提出时,假饵的发展有了重大的转变。在这个时期,手工制成的木制假饵也被开发出来。

假饵的产生是在世纪之交,它的发展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现在假饵家族已经壮大起来。可供钓者选择的假饵数不胜数,如形状怪怪的假饵、轮钓饵等,如果这还不够,那么还有大量的塑料蠕虫假饵等着你。

钓鱼的最新发展是在高科技电子工具领域。声纳是引进二战时期的军事科技,它能精确地探测出在水下的潜水艇。它自然也能运用于垂钓,探测出水下的鱼群,在它的显示屏上清晰地看到鱼的形状。最新的声纳组合中有侧面扫描,它能使钓者不仅可以看到水平的物体,还能看到垂直面的物体。有些探鱼器甚至配备了游戏,让钓者在钓鱼闲暇时可以娱乐一下。

电子船钓马达是由12伏特的电池供电,它能使钓者不声不响地穿过比较狭窄且鱼较容易受惊的地方。

其他电子工业的发展为更先进的高科技钓鱼辅助设备铺好了道路。温度仪不断读取水表面温度,温度探测针能下到水下精确地探测出不同温度层的位置。在一定深度,在清澈的、受污染的或是水比较脏的情况下,钓者能从色度计上知道哪种颜色的假饵最管用。

就速度和设计来说,船的设计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量的铝和玻璃纤维船替代了原始的桦树皮独木舟和平底木船。铝,最坚韧和最轻的金属之一,供一般的钓手用最理想了。大部分的钓手拥有一只这种或那种形状的铝船,这些船从简单的14英尺的便携船到先进的钓鱼船。因为在水上的速度和稳定性,玻璃纤维变成首选的建船材料——玻璃纤维船,外形像镜子一样平滑,时速达70公里以上,这使钓者花在路上的时间更少。

这种船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些是专为大的湖泊和海岸而设计的,有些船身非常窄以便他们能穿过狭窄的水域。当然,所有现在的船都配备了内藏的活井和一整套钓鱼工具,使它们成为超级的、高科技的钓鱼机器。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谢谢分享 学习了

很久以前

精彩

很久以前

这回我可是开眼界了

很久以前

见笑了

匿名用户

这回我可是开眼界了

很久以前

谢谢支持

匿名用户

精彩

很久以前

谢谢支持!!!

匿名用户

谢谢分享 学习了

很久以前

感谢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支持!!!

匿名用户

感谢分享

很久以前

来学习了

很久以前

谢谢支持

匿名用户

来学习了

很久以前

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呀

匿名用户

见笑了

很久以前

俺是来学习的

匿名用户

谢谢支持

很久以前

学习一下

很久以前

不错,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学习了.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不用客气

匿名用户

谢谢支持!!!

很久以前

看看,支持支持!

很久以前

学习了

很久以前

谢谢支持!!!

匿名用户

学习了

很久以前
1/4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