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也有大鱼。至少我这边水库是这样的。五一之前的鱼也肥。等五一甩籽之后鱼就瘦了。到时就有很多小奶鲫了。所以,我还是用1号子线,2到3号主线。调水平,调两目。托漂一到两目就提竿。野钓嘛。宁可收获少,绝不放过大鱼。PS:一般初春我只去一两次。因为毕竟鱼要产卵,为了可持续性发展钓鱼事业,一定要让资源可发 展,可持续。这样才能永远有鱼钓啊。
早春钓鲫鱼线组搭配尽量以细线小钩合理搭配 。我一般主线0.4子线0.2,一号秀钩,一号长身13目浮漂。可以调三目钓三目,也可以钓跑铅。因为早春天气还是很冷,水比较凉、鲫鱼活动量不是很大,也没有太大的食欲。鱼口还是很轻,所以我以上的线组搭配和调钓方法比较合理。只要有鱼口浮漂就会有动作,提杆就会中鱼。不会出现跑鱼现象。
早春天气,乍暖还寒!鱼儿还不太活跃,因而垂钓时还应该是小漂、小钩、细线组、软杆!如果是竞技钓,钓小鲫鱼可以用0.6或0.4主线、0.3或0.2子线,0.1号或0.2号袖钩,根据水深配1号或2号浮漂!大鲫鱼,可以用0.6或0.8主线,0.4或0.6子线,0.4或0.5号袖钩!如果是野钓,线,钩都要再适当大些!
细线,小钩为主选,细漂,注要用腥香饵料
早春钓鱼,要小钩细线,小漂轻坠,调灵勄,用饵要腥,最好用活饵,红虫效果最好,一定要打窝吆,地点要找北风向阳的位址,水位要在深浅交汇处,说得不好请大家勿拍。
不错不错
早春我一般是用0.6的主线,0.3的子线,小坠,一号的小浮标,浮标调试的要灵敏,我是北方的钓友,所以饵料必须偏腥。
线组被切有很多因素在里面,抛竿过远、线组老化或者受伤、主线和子线搭配不合理、杆和线组搭配不合适等等都会造成切线。特别是使用硬杆子、细线、抬杆较猛等等,都容易切线跑鱼。所以,最好综合看一下是哪的问题,对症下药去解决。
早春,鱼儿开始活跃,经过冬季的休息,会出来大量觅食,鲫鱼是开口较早的鱼种。早春钓鲫鱼,此时没有小杂鱼闹窝,加上鲫鱼吃口非常轻,可以最大程度追求灵敏,漂相也以点头后缓缓下沉为主,钓钝也容易出现送漂,早春的漂相不像夏季那样明显,往往是上下微微一动 就要提竿。线组的搭配,一般1.0——0.6、0.8——0.4、0,6——0.4的线组,就可以应付大部分情况了;浮漂可选用11目吃铅较轻的鲫鱼漂,材质以灵敏度高的芦苇漂或孔雀羽较为合适,漂身可以选择枣核型行程较长的,方便诱鱼追食;鱼钩应选用钩条较细较轻的袖钩一般1、2#的就可以了;鱼竿尽量选择3——7调性的竿子,4.5米以内的就行,饵料选择腥型为主的面饵,或者用红虫、蚯蚓一类的活食,在向阳的滩上,水深在1——1.5米垂钓为宜。
支持一下
早春气温还是相对较低,还是以钓鲫鱼为主,鱼也不怎么活跃,线组搭配还是以小线组为主,主组用到 0.6 0.8就好了,子线看情况而定,鱼小就用0.4以下,鱼大的算可以相对加大,钩用3号左右的袖钩方便入口。
应对早春在这些小水域钓鱼,因大鱼少,咬钩的多是小鱼。钓竿宜选用3.6米、4.5米中硬调手竿,在钓组配置上,要以轻、灵、细、小为原则。主线0.6-0.8号,子线0.4-0.6号即可,钩选袖3号。 从一两到七八两的鲫鱼都可以,如果在气温水温都高的情况下,就要适当更换大一点钓组,确保获鱼率。 另外,早春的天气变化无常,冷空气频繁入侵,选择好出钓时间才能获得丰收。我的经验是选择多日晴天,气温变化不大的日子;多日阴天气温稳定时,空气入侵的当天;较大寒流后期。 这些天气,钓效都出奇的好,钓获的鱼也比较大。连续多日晴天,气温持续上升时,是最不好钓鱼的天气。 钓饵选择 早春在小水域钓鱼,用饵是关键。诱饵以腥为主,钓饵要配成腥香、浓香和清香甜几种饵料,要加入富含蛋白质的红虫粉、蚕蛹粉,再配合蚯蚓、红虫、蛆虫等活饵。
这里说的早春应该是冬末初春,江南地区寒气还没有完全退去,此时早晚温差非常大,台钓依然不行,可用冬天钓装备,线组选择细线小钩,浮漂调灵一些,因为此时鲫鱼吃钩还是很轻的。 如果一定要用台钓垂钓,可选用细线小钩虫饵垂钓,主线子线搭配0.6-0.2#的,当然这里说的是鲫鱼不大的野塘口垂钓,如果是精养塘还是要另当别论,那就要根据塘口里的鱼的大小选择大一些的线组。
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1 小钩细线是原则,一般的搭配是主线0.6---1.0为主,子线一般是0.2----0.4为主。2 还要根据塘钓还是野钓,塘钓一般.0.4或是0.6主线,子线0.2---0.4就可以应付。3 野钓的话,线组要稍微大点,因为野钓极有可能碰到大家伙,尽管初春大鲤鱼或是草鱼没什么力气,还是保险点更好。所以,野钓主线1.0或是1.2.子线0.6---0.8就差不多了。4 钓鲫鱼,用钩子很重要,我的习惯一般就是绣钩2号到四号一般都可以,若是钓小鲫鱼,那绣钩一号就可以。
鲫鱼是个鱼种,分大鲫鱼,小鲫鱼。早春钓鲫鱼,如果目标鱼是大鲫鱼(斤鲫),用0.8至1.0主线,0.4至0.6子线就可以;如果钓小鲫鱼,用0.4至0.6主线,0.2至0.3子线都可以。新鱼线可以用这个标准,旧鱼线则另当别论。
细线,小钩,小漂,最好现在用活饵,蚯蚓红虫
早春气温低且天气不稳定,鲫鱼吃口还是很轻,线组搭配上宜用小号线组,1.0-0.6,0.8-0.4都可以,钓钩可选无刺袖1、2、3、4号,浮漂可采用打行程的枣核漂或翻身快直击水底的短脚长身漂,饵料腥香为主,钓鲫鱼的饵料注重形态,雾化次之,钓位依然选择向阳靠草边的小水面。
新手来学习了!
早春鱼儿还不活跃,线组应以粗小灵为主,主线控制在0.6以内,子线0.2,小袖钩,小漂,红虫,腥饵拉饵为主,
经过了严冬,鱼儿体能量消耗较大,需要进食补充体能;然而这时的水温仍较低,鱼活动能力处于恢复阶段,反映到漂象上是信号较弱。此时没有小杂鱼闹窝,加上鲫鱼吃口非常轻,可以最大程度追求灵敏,漂相也以点头后缓缓下沉为主,钓钝也容易出现送漂。 线组的选择:主线宜选择0.8-1.0号,子线0.4-0.6号,线要选择柔软、不涨号、拉力强的高品质钓线,不宜太小号的鱼线,防止偶有大物吃钩而切线,这样就达到大小通用的效果。 子线的长度,宜稍短一些,在10-15厘米为宜,便于将鱼吃钩的动作迅速传导到漂象上;鱼钩要选择钩条细、钩门窄的鱼钩,从而应对鱼开口轻的情况,一般选择2-3号的金袖钩,这样的鱼钩可以垂钓小鲫鱼、大鲫鱼;可采用小号的长尾浮漂,小漂信号灵敏,能够迅速反应鱼吃钩的动作。在调漂时一般是调平水钓2目或者调4钓2、3目。饵料的味型腥香为主,软、散,雾化要好,适口性强,荤素搭配更好,采用红虫或蚯蚓配合施钓效果会不错。 线组搭配跟鱼竿的调性也有关系,如果鱼竿较软,线组可以适当细一些,如果鱼竿较硬,线组适当粗一些。钓位选在向阳的滩上垂钓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