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5、10
【天气】中雨
【气压】1012 hpa
【人物】顽童钓翁和大哥
【地点】湖北十堰黄龙滩水库,前次的老钓点。
【水情】由于连续降雨,水库比前一次上涨了2米多,近期每天仍以20厘米的速度上涨。
【窝饵】颗粒饲料和小虾
【钓饵】色红的腥香型商品饵料,加少许酒小米。
【钓具】一只4米不知名的鱼竿,长6.9米的1.5号主线,1号子线,吃铅4.7克的纳米枣核型两目加粗长尾鱼漂。
【对象鱼】鲤鱼、鲫鱼、叉尾回鱼。
【前奏】开车一个多小时,到达皮鼓镇。下车转乘小机动船,大约经15分钟路程,到达钓点。由于连日来涨水,原来的钓位已经被淹没,只好在原来钓位的上方找个地方安顿下来。
【事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钓台安在陡坡上,钓箱安顿下来以后,突然发现杆包丢在了车上没有拿下来,此时我们搭乘的机动船已经驶去的无踪无影了。大山之中没有任何通讯讯号,我们唯一的通讯工具“手机”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早没了用武之地。我们已经和接送我们往返的交通基地“失联”了。
【应对】犹豫片刻,只好用我哥哥带的鱼竿了。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哥哥也就只带了两只鱼竿,一只5.8米的。一只4米的鱼竿。我自然是用4米的那只了。
还好,我毕竟是有着50年钓龄的老江湖了,“顽童钓翁”的名字也没白起,小做搭配就解决了问题:那就是采用“短杆长线”战术,用4米的鱼竿配上6.9米的线,水深5米多一点,很快就按操作程序:开饵、连线、找底、调漂、打窝,按照惯例全部准备就绪。
【抛竿技巧】由于使用的超长主线,挥杆拋钓已经是不可能了,采用“拋线法”,就是我们经常使用“地出遛”时的办法。上好鱼饵以后,手拿铅坠上方10厘米左右,掌心朝向钓点挥臂丢出,即可。
这种办法我也经常在特定的条件之下钓特深水域时用到,效果很好,就是人稍微要累一点。但是,此法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钓到大鱼遛回的机会要更大一些。
【讯号设置】调12目钓3.5目和4.5目。此漂在这样的调目状态下搓铒钓动作很好。即使用“小指的首节”大小一样的搓饵,离地10厘米(悬钓)时1到1.5目,钓底就设定在3.5和4.5之间。
【漂像反应】鱼口很准,顿口明显,包括鲢鳙吃口都是明显的顿口,期间钓获3斤左右的白鲢5条、花鲢两条,条条正口,全部放生。
【渔获品种】鲤鱼、鲫鱼、叉尾回鱼、红稍、鳊鱼、白鲢、花鲢、餐条。
【渔获数量】一,鲤鱼4条。最大的4.2斤一条,中等的2.3斤一条,小的1斤多一点两条(放生);
二,鲫鱼4条。都在半斤左右;
三,叉尾回鱼5条。最大的一条3.9斤,其余4条都在3斤左右,最小的一条有2.3斤;
四,红稍白鱼3条。最大的不到1斤,小的有半斤以上;
五,白鲢5条。都在3斤左右,全部放生;
六,花鲢2条。也在3斤左右,全部放生;
七,武昌鱼1条。1.2斤;
八,餐条一个。近二两重,这个水库里的餐条很大,二两钓起来这算小的,历史记录是7两重(钓友老张钓获)。
全部渔获的总量大约在47斤左右。
【反省】出钓忘记钓具的情况时有发生,但都是些小东西,例如:抄网头,晾晒以后忘了收纳;眼镜、帽子、地插呀等等。但是,像这样的带好的大件忘了从车上取出,这样的情况还很少见,发生以后引起反思,出现这种情况多半是相互帮助的从车上取东西,而且是取出的东西马上就直接搬运到眼前无法参照顾及的地方(转运点),所以,眼前视物留给大脑里就没有一个完整的齐备工具概念,缺少了一人独自拿取搬运自己工具那种对比参照的环境,“事故”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了。
【教训】组团出钓,一定要自己的东西自己拿。这里不是反对互相帮助,助人为乐,而是,避免人在兴奋状态下可能形成一种思维障碍,形成“他们拿了”的模糊印象空间。所以,结伴出钓是,要提倡自己的东西自己拿,但要相互提醒清点钓具。
【我的开杆鱼】一条4斤左右的鲤鱼
【大哥的开杆鱼】一条近3斤的叉尾鮰鱼
【瞧瞧该有多正口】
【钩在上唇的花鲢】
三斤的花鲢直接放生
看看个个都那么的正口
【大哥中鱼瞬间】
【掌控巧斗】
【放归的白鲢】
【崎岖的山路】
【优美的环境】
只见:“桑枣”已经挂满了枝头,采摘已经成熟黑黝黝的果实香甜无比[微笑]。
山岚叠嶂,好一派风光!
【雨中守候】
【爆满的鱼护】
【部分钓获】
【美味的前奏】
【无限的佳肴】
【有望的期待】诸位要知后事如何精彩,且听“顽童钓翁”下文分解。
不错的帖子,谢谢分享,也请你关注一下我的帖子,谢谢!
鱼获不错啊 支持下
渔获大大地,支持支持,满分
支持一下
很给力,满分支持
环境真的是很好。
很给力,支持了!
好山好水好鱼
真是不错,是养的还是野生啊
给力的渔获啊,满分支持
不错啊,得支持
好养眼的渔获
大鲤鱼给力 支持~
鲢鳙鱼都是在野生状态下生存的,典型的原生态的活物
谢谢你的大力支持和赞赏!!!
真个钓鱼的天堂
大丰收啊,羡慕,加分支持
支持下
让人羡慕的 渔获
山青水秀渔获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