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必打窝,鱼获才会多!尤其是冬季的时候,水温降低鱼的活性也降低,鱼不密集但野外水域却是如此宽广,垂钓自然也就比较困难。
所以,打窝的好坏也就直接影响了鱼获的多少。那么,冬季如何科学的打窝呢?如何让窝子里鱼的密度得到有效增加呢?
下面,我们有请一位曾经多次获奖的老钓友,为我们分享从不外传的打窝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确定目标鱼,用料要用精
我们要打窝,首先就要确定目标鱼,根据目标鱼的习性来进行打窝:例如草鱼用青草、鲫鱼用酒米、鲤鱼用杂粮。立冬以后,冬天已经到来,我们主钓鲫鱼的话,就要用酒米打窝。
那么,只是用酒米就行了吗?答案是错误的!
我们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水情、鱼情,使用不同的味型、颜色。很多钓友都很好奇:那么多款颜色、味型到底怎么使用。
当遇见浑水或者肥水区域,我们就需要使用麝香味型,因为肥水区域需要味型比较突出、传播较快的窝料,才能引起鱼的注意,而麝香味型的窝料在水里更加具有穿透力。
秋季的时候,用果香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在进入冬季,鲫鱼需要补充大量的动物蛋白,我们采用1号红虫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颜色方面,冬季建议大家选用红黄两种颜色,因为颜色非常显眼,能够很快引起鱼的注意,能够更快的发窝。
2、少料多窝,越钓越多
相信大家都熟悉一句话:要想鱼上岸,要拿粮食换!但是,季节在变,我们打窝的方式也需要一些改变。
冬季垂钓我们也需要打窝作钓。但是,冬季鱼的活性比较低,鱼的胃口本来就要小一些,而且冬季食物少,猛然出现很多食物,生性警惕的大鲫鱼往往会产生怀疑。就算您耐心足够,等到大鲫鱼放松警惕进窝,也会出现吃饱窝料不咬钩的现象。
所以,为避免这些现象,冬季我们使用的窝量也有讲究,相对夏季要少一些。(这个用量也要根据水域宽广以及大致鱼情进行估算。以后我会专门写文章讲,大家可以点击左上角,持续关注我们)
冬季时候,我们讲究少料多窝:可以多选择几个钓位钓点,每个钓点打上少许窝料,然后进行轮番作钓,我们称为走钓法。
以前在水库钓鲫鱼,我就采用这种方法,使用西部风维它米打窝,钓到了很多大板鲫。
3、打窝要精准,用力不要狠
很多钓友喜欢天女散花一般的打窝,殊不知,这并不是有效的打窝。打窝是为了聚鱼,你都天女散花了,还怎么形成密集的鱼窝呢?
有的钓友说,我钱多窝料多,我一直不停的撒窝,鱼总会从边缘往里面吃,形成密集的鱼窝。殊不知,鱼都吃饱游走了,还会咬你的钩?
所以,我们打窝一定要精准,如果基础功不够的钓友,建议使用打窝器、打窝杆之类的辅助工具,毕竟,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打窝一定要轻手轻脚,不要产生太大动静。你想想看,就像扔炸药包一样使劲扔,产生那么大的动静和水花,鱼都给你吓跑了,也就没有鱼窝啦!
好了,本期打窝知识就就介绍到这里。还是一句老话:不同季节不同鱼情,一定要灵活应对,多动脑,多问为什么,然后总结经验,必然就会入门。
垂钓的意义,其实也就是和自然的博弈。我们永远不要想着征服,鱼获满满也不代表胜利。我们更多的是感悟自然教给我们的道理,寻找内心的那一片宁静!
《钓友倡议书》
西部风老鱼
钓鱼多有趣,修生又养性。
钓完要注意,垃圾要带离。
翻译:当我们钓鱼的时候,会用上很多的钓具以及饵料窝料,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垃圾。这些垃圾对于环境的污染很大,大家垂钓结束以后一定要带离,这样也是咱钓友良好素质的体现!
传承千年的钓鱼文化,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鱼获,更是为了体验垂钓过程中那种心跳与刺激。当我们得到美好的体验以后,不要忘了把垃圾带走,还给大自然一片干净。
学习了,谢谢大师,期待后面的分享!

有点道理
顶一个,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