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属鲤科,又称喜头,是我国
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鱼,是垂
钓的主要对象。鲫鱼个头小,非人工
饲养的鲫鱼单尾重量多在500克以
下。鲫鱼性情温驯,又不太挑剔食
饵,荤、素皆食,加之适应环境的能力
强、繁殖快、数量多、易于钓获。鲫鱼
特别适合台湾钓法,是“台钓”的主
要垂钓对象鱼,在“台钓”比赛中大
多以钓鲫鱼为主。钓鲫鱼的方法是钓
其他鱼方法的基础。为此,在这里对
鲫鱼的钓法作一重点介绍。
1.鲫鱼的生活习性
我国国内的普通鲫鱼属于水底层
鱼类,分布广泛。东北的黑龙江,西部
的新疆、云南、贵州,江淮流域、珠江
三角洲的水域均有鲫鱼。这说明,鲫
鱼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无论是清水、浊水、深水、浅水、静水、流水、
江河、湖泊、溪流、水库、池塘,均可
存活;在零度以下的寒冷季节,在酷
暑高温季节,均可熬过。鲫鱼也属于
定居性鱼类,不随流水做长距离洄
游。喜欢在水草丛中、水边的石堆
中、树枝空隙间“安家”,也可在浅水
河湾处、湖泊的沿岸处栖息。鲫鱼的
繁殖期在江淮流域为4~5月份,温度
在20℃左右。其繁殖力较强,生长在2
~5年的雌性鲫鱼产卵量为2000~
7000粒,产出的卵有黏性,常黏附在
水中的草棵、树枝上。因此,钓鲫鱼应
选有水草丛、乱树枝的地方。鲫鱼在
产卵期食欲极旺,生命力最活跃,这
时正是钓鲫鱼的最好时期。
虽然鲫鱼的种类很多,但生活习
性却基本相近。它习惯生活在水体下层,是底栖性鱼类。它生长缓慢,个体
超过1千克的极少。古人用“过江之
鲫”来形容鲫鱼数量之多。在我国,
凡是有水的地方几乎就有鲫鱼的踪
迹,故其家族庞大。鲫鱼的嗅觉、味觉
和听觉发达,觅食主要靠嗅觉和味
觉;鲫鱼喜合群;好活水;有强烈的趋
草性;性情文静、胆子小。鲫鱼是杂食
性鱼类的典型代表,荤、素皆食,很少
挑剔,摄食的最佳水温为15~25℃,
但水温在10℃以下时仍有摄食要求,
故冰钓也能钓到它。
2.钓点的选择
尽管鲫鱼分布广泛,但到了水
域,也不能盲目下竿,要仔细观察地
形、地物,根据季节、天气、时间选好
钓点,其基本原则是:春季,宜选浅
水、岸边、水草间、石头旁;夏季,早晚宜选岸边,中午宜选阴凉的深水
处,雨天宜选洄水湾、进水口;秋季,
晴天宜选深水处,阴雨天宜选岸边、
水草处;冬季,宜选深潭、河湾、向阳
处。
3.鲫鱼的食物特性及鱼饵
鲫鱼的食物广泛,荤素皆食,属
杂食性鱼类。
在使用蚯蚓时,有的钓友总是把
蚯蚓拍死穿钩,为的是穿钩方便,死
蚯蚓不会动。实际上这样很不好。活
蚯蚓穿钩,蚯蚓在钩上可以扭动,在
水中可增加对鱼的诱惑力,同时,蚯
蚓应留出一段,吊在钩尖外面,这
样,蚯蚓的动作范围更大,诱惑力更
大。用蚯蚓时可以掐出一段,让蚯蚓
的体内黏液向外流出,这种黏液流入水中,对鱼格外有吸引力。再说,因蚯
蚓的身体遭损伤刺激,在水中扭动的
动作更大。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钓鲫鱼
的鱼饵:
(1)诱饵。鲫鱼尤喜香甜饵食,
故诱饵应具香甜味。诱饵的主料主要
有玉米粉、麦麸、豆饼、糠饼、混合饵
料等。辅料为增味料,主要有香油、
炒芝麻粉、炒豆粉、鱼粉、蚕蛹粉等。
(2)钓饵。鲫鱼荤素均吃,尤偏
爱荤饵。常用的荤饵是蚯蚓和蝇蛆。面
饵是用得最多的素饵,它以面粉、玉
米粉为主料,辅以曲酒、蚕虫粉、黄豆
粉、芝麻粉、蚕蛹粉、鱼粉等增味料,
揉搓成软硬适中的面团即成。现在市
场上有很多鱼饵出售,如“龙王
恨”、“魔力”等鱼饵,它们配方独特,
垂钓效果相当好,并可避开小鱼干扰,钓友们不妨试一试。
4.钓具的选择
钓鲫鱼多用手竿钓,很少用海
竿。手竿的基本特点是:轻、小、细、
软。这是适应鲫鱼个体较小且又多疑
的特点。
钓竿要轻巧、苗条、弹性好,长5
~8米,玻璃钢竿或碳素竿均可;钓线
要细,直径一般在0.15毫米以下;钓
钩要钩条细、钩尖锋利,可选用小号
鲫鱼钩;浮漂应便于观察,反应灵
敏,一般用立漂或星漂;坠子用轻
坠,反应灵敏。
台湾钓法使用的钓具最适合钓鲫
鱼。注意,脑线应长一些(20厘米以
上),这是因为鲫鱼寻找食物时,首先是用身子触及,如见了鱼饵,也多半
是用身子试探、甩尾巴试探。鲫鱼生
性胆小,警惕性高。脑线要长,因为鲫
鱼首先触及的是脑线而不是主线,脑
线又比主线细,线上面还有连线环、
铅坠,脑线触动时,不会带动主线,
这时浮漂不会有反应。只有当鱼儿吞
进鱼钩,上下方向用力时,浮漂才会
有反应。这就是说,脑线长,浮漂反应
鱼上钩的信息较准确;若脑线短,鱼
儿身子、尾巴触及脑线时,甚至触及
了主线,都会引起浮漂的反应。浮漂
有了反应,钓鱼人以为是鱼上钩了,
若是提竿,则会是空竿,实际上鱼儿
并未上钩。
因鲫鱼个头不大,单尾多在500
克以下,加之水中鲫鱼的密度较大,
又有群居群游的习惯,不少垂钓者便采用双钩或多钩钓鲫鱼,尤其是台湾
钓法,全部用的是双钩,钓鱼效果比
单钩效果好。
鲫鱼也分好几种吧!听人说钓法也不一样,工程鲫,彭泽鲫,就不一样钓